合法婚姻的存在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6:35:40
273 人看过
应当明确,民法典是保护的是合法婚姻,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婚姻中无过错方的一种保护手段,一种经济补偿,同时是对过错方的一种惩罚措施,一种经济制裁。因此,合法婚姻的存在是提出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合法婚姻是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并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的的婚姻。根据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的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以及其它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同居关系或者非法同居关系都不属于民法典上的合法婚姻,其双方当事人无权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一、存在请求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离婚时,如遇一下清醒,对导致离婚的过错方无过错方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实施家庭暴力的(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二、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民法典46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离婚的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精神损害赔偿在离婚时的提出问题
202人看过
-
违约造成精神损害赔偿的亦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188人看过
-
精神赔偿能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提出?
181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前提是什么
50人看过
-
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应在何时提出
274人看过
-
谁能提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婚外恋离婚赔偿何时提出
21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词条
#损害赔偿
最新文章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03虽然笔者赞同违约导致的精神痛苦应当获得赔偿,但是精神损害赔偿也是需要有条件限制的,必须同时能够满足以下所述几个条件:首先,基于合同目的的限制应该限于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比如那些是以美容、婚照留念、休闲度假、新婚旅游、婚礼、葬礼等为目的的合同,这些合同中一般是需要实现一方当事人心灵享受和忧愁排解的目的。其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在可合理预见范围内。即违约方在缔约时依当时的情况就能预见到或
-
精神损害赔偿能提前离婚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30可以。我国新修订的民法典首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1、财产损害赔偿旨在填补财产损害,其赔偿范围应以因离婚所遭受的财产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为限。 2、精神损害赔偿兼具有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双重功能,它包括精神利益损害赔偿和精神痛苦损害赔偿两部分。精神损害是无形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可以通过金钱来补偿,这种补偿既从经济上填补受害人之损害,又从精神上
-
提出损害赔偿的时间,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8一、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婚姻损害赔偿提起的具体时间是: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婚姻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如果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请求精神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婚姻损害赔偿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一审时被告未提出婚姻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提出的,人民法院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告诉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可对婚姻损害赔偿另行提起诉讼。
-
赔偿精神损害怎么提出离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8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你有婚姻法规定的过错情形则应赔偿对方精神抚慰金。注意,只有无过错方才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当然如果夫妻一方出于愧疚不在乎另一方是不是也存在过错自愿给另一方精神抚慰金也是可以的。
-
精神损害赔偿前提都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31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一、精神损害程度。 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羞辱等情绪障碍;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损害导致身体患病等等。由于其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应由医学专家划分轻重程度,作出相应判断。 二、过错方的过错程度和具体侵权情节。 包括过错方实施过错的种类、动机、情节等。过错程度一般与违法造成损害成正比。 三、认定“致人精神损害”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