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53:07
315 人看过
扩展阅读
-
什么是贪污罪?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338人看过
-
如何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贪污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233人看过
-
此案是挪用公款罪还是贪污罪
90人看过
-
公款挪用罪与贪污罪的关系及演变过程
386人看过
-
挪用公款和贪污罪的异同比较
197人看过
-
如何界定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观故意
20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最新文章
#占有
相关咨询
-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有哪些,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4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二是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
-
挪用公款罪,属于贪污还是贪污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7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罪,应当按照主客观一致的原则,具体判断和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1。行为人挪用公款后,采取虚假发票平账、销毁相关账目等手段,使挪用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中反映,且未归还的,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2、有证据证明行为人
-
挪用公款罪与犯贪污罪有关的法律?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21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主要体现在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和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以后会予以归还。贪污罪表现为使用侵吞、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动用本单位公款,事后用平账等方法掩盖。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什么情况下转化为贪污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8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一、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贪污罪侵犯的对象包括公款和公物,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一般仅限于公款;二、主体范围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三、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就是挪用,挪用不是占有,是以归还为前提的,即挪用只是为了暂时的使用。从挪用的目的看,并非将公款据为
-
转移挪用公款罪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是怎样的,贪污罪与挪用罪的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携带所挪用的全部公款潜逃,则全额认定贪污。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在量刑上存在重大差别。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