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成立的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20:32:16 462 人看过

一、挪用公款罪成立的条件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具有非法占有公款挪作他用的目的。但其主观上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三)客体要件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因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而这是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国家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体包括:

一是国有财产的所有权;

二是劳动群众集体财产的所有权;

三是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的所有权;

四是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的所有权;

五是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国有单位资金的所荷权;六是非国有金融机构中客户资金的所有权,其中,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既包括当然的公共资金款项,也包括拟定的公共资金款项。

(四)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挪用人或者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资本,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资金,存人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

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种情况既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数额。也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时间。这里的数额较大也是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未还是指案发前(被司法机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发现前)未还。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19: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挪用“小金库”资金可能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国家工作人员将单位帐外资金(俗称小金库)挪归个人使用的问题。对此,司法机关往往将“小金库”里的资金视作公款,从而将涉案人员以挪用公款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不应简单地将这类行为一概以挪用公款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的确,“小金库”首先就是违法设立的,“小金库”里的资金本应依法上缴国家财政,依法予以支配,“小金库”里的资金本身就属于“公款”。“小金库”的这种性质应当是没有争议的。但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除了必须符合相应的客观要件之外,行为人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要件,也就是必须具有犯罪故意。对挪用公款犯罪而言,要求行为人意识到自己所挪用的资金属于“公款”。而“小金库”里的资金,在有些单位中和某些情况下,行为人会认为自己单位“小金库”里的资金本来就是为了“大家”使用起来方便而设立的,从而会在主观意识中认为,“小金库”里的资金不属于公款,特别是对设立了小金库时间较长,单位一贯从“
    2023-06-11
    57人看过
  • 构成挪用公款条件包括哪些
    一、构成挪用公款条件包括哪些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所有权的部分权能。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长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
    2023-04-17
    269人看过
  •  挪用公司公款的案件如何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行为可以被立案。具体立案标准如下:1.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将被立案。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也将被立案。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同样将被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行为可以被立案。具体立案标准如下: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将被立案。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也将被立案。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同样将被立案。 公 司 挪 用 资 金 的 立 案 标 准 是 什 么 ?根据我国《公司法
    2023-09-04
    93人看过
  • 公司公款挪用罪的定罪要件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数额较大应当在五万元以上,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挪用公款的使用人是如何定罪的挪用公款罪。《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3-07-03
    255人看过
  • 减刑条件:挪用公款罪的特殊情形
    挪用公款罪满足下列条件就可以减刑。(一)举报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二)有阻止别人犯罪的行为;(三)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四)积极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有重大贡献的;(五)发明创造了新技术。挪用公款罪判刑后服刑可以减刑吗挪用公款罪判刑后服刑符合规定条件的,就可以进行减刑。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
    2023-07-06
    394人看过
  • 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哪些《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哪些》
    一、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哪些(一)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2023-06-25
    180人看过
  • 特定款物挪用罪与公款挪用罪的立法目的及含义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经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员。2.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是为了个人使用或者为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另行使用,如将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按第三百八十四条二款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3.犯罪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室复杂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其次是侵犯了国家对公共财产的使用、处分权;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财产管理制度及国家对特定款物的管理权。4.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挪用公款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行为人将自己保管或经手的特定款物,未经批准,擅自调拨,用于其他方面。5.犯罪对象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款,仅限于货币资金,不包括物资。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灾、抢险、
    2023-07-06
    320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既构成洗钱罪又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哪些犯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1。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我国禁毒法律规定的涉毒犯罪。二、组织犯罪织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贿赂腐蚀等为基本手段,以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三、恐怖活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与恐怖活动组织,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用金钱和物质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行为。四、走私犯罪。走私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货物等货物、货物进出国(边境),或者擅自出售特许进口保税、减税或者免税的货物、货物,或者直接非法向走私人购买走私货物,或者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出售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货物。五、贪污贿赂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私分公共财产、索取、收受贿赂,或者以国家机关、国有单位为对象贿赂、收购公务的犯罪行为。
    2023-08-08
    135人看过
  • 挪用公款拘役多长时间,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挪用公款拘役多长时间挪用公款拘役短则一个月,长则六个月以下。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二、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1、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2、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3、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综上所述可知,挪用公款
    2024-01-23
    65人看过
  •  挪用公款案件立案审查
    该段内容讲述了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根据规定,若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则应予立案:1.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 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根据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若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则应予立案: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
    2023-08-26
    258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要件
    一、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要件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在客观方面均呈现出对职务权力的滥用,将单位的货币资金擅自挪作他用,且均带有日后归还的意图。这两种犯罪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罪主体存在显著差别。挪用公款罪的实施者必须是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而挪用资金罪的实施者则可以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客体及侵害对象也有所不同。挪用公款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双重的,既包括公务活动的廉洁性,又涉及到公共财产的部分所有权;而挪用资金罪则仅针对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部分所有权进行侵犯。《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
    2024-07-18
    471人看过
  •  依法立案挪用公款案件
    这段内容讲述了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情节较重,可能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种情况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无论挪用时间地点,均构成挪用公款罪。第三种情况是挪用公款做非法营利活动的,不论挪用时间、地点,均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可以归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这种行为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情节较重,可能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无论挪用时间地点,均构成挪用公款罪。第三,挪用公款做非法营利活动的,不论挪用时间、地点,均构成挪用公款罪。等等。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非法营利活动的较大数额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
    2023-08-20
    492人看过
  • 公款挪用案件立案标准
    刑法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民营企业的现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
    2023-07-15
    343人看过
  • 挪用公款后归还,还构成挪用公款罪吗
    一、挪用公款后归还,还构成挪用公款罪吗挪用公款后归还,不一定还构成挪用公款罪。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又归还的,若其归还公款的行为在挪用行为的三个月之后作出,或公款被其用作盈利行为,则依然构成犯罪。《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二、挪用公款怎么量刑挪用公款罪的量刑:1.犯挪用公款罪的,一般
    2023-06-09
    19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挪用公款罪(挪用非法所得罪) 的构成要件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9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体包括: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劳动群众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的所有权;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国有单位资金的所有权;非国有金融机构中客户资金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构成挪用公款罪条件是哪些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4
      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
    • 挪用公款罪要件是哪些?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呢?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16
      一、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二、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三、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挪用资金罪的构成条件
      北京在线咨询 2021-06-20
      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
    • 成立挪用公款罪刑事诉讼的标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10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果挪用公款涉及以下情形之一,就应该予以立案: 1.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并进行非法活动的; 2. 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