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几条是网络暴力犯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1 23:30:38 355 人看过

一、刑法第几条是网络暴力犯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之相关规定,对于涉及到网络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据具体情形中的实际情况,依法施以适当的行政处分或刑事惩罚。

其中,若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对他人进行公然侮辱乃至捏造事实进行恶意诽谤,且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刑罚。

值得提出的是,通过信息网络展开适用前款所述行为时,只要受害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使在提供证据上存在困难,人民法院也可授权委托公安机关提供必要帮助与支持。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涉嫌出现网络暴力的行为的会根据涉案的实际情节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虽然我国没有将具体的网络暴力归为具体罪名,但是如果是因为网络暴力导致他人身心受损的都是要承担责任的。

二、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是什么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第一百四十三条详尽阐释了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及定罪量刑的相关标准与尺度。更具体的说,此项法规列举出以下多种相关情形:若生产或销售的食品存在足以引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严重隐患时,那么涉事者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须支付相应的销货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倘若所引起的灾祸给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损害,则将面临至少三年以上至最多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同样也需依据销售额的不同程度缴纳罚金,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没收财产;如果灾难的规模极其严重,被追究责任的人将面临最高可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严惩,并且除罚金外,仍然有可能面临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或全部财产的没收判决。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20: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打架暴力行为是在第几条法律
    一、打架暴力行为是在第几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此方面提供了依据和处理办法。打架后没造成严重后果,或是对方没有被司法鉴定伤情为轻伤以上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涉及条例如下《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
    2023-04-24
    101人看过
  • 网络暴力辱骂他人犯法吗
    一、网络暴力辱骂他人犯法吗网络暴力辱骂他人犯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上辱骂他人当然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受害人有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权方式根据辱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将涉嫌侮辱、诽谤罪,情节轻微的,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轻微没有构成犯罪,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因此,网络上辱骂他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会被追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建议理性维权、冷静处事。二、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表现为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如下: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
    2023-05-22
    324人看过
  • 暴力行为是否违法,法律依据是第几条?
    主要是刑法第234条。在法律上,打人可以用“故意伤害”来解释。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伤情鉴定结果达到轻伤及以上的,根据刑法第234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打人致受害人轻伤及以上的,构成刑事犯罪,相对应的承担刑事责任。回族打人犯法吗任何人打人都犯法。如果造成轻微伤,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经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寻性滋事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2023-08-13
    459人看过
  • 网络暴凌犯法么
    法律综合知识
    1.请注意,网络暴力行为属法律明令禁止之列,实施此等行为的人士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民事责任;2.若情节严重,还有可能触犯刑事条例。3.值得您知道的是,我们国家的《民法典》有明确规定,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只要求网络用户来负责,但网络用户如果提出申请,要求将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加为共同被告或第三方,那么人民法院会给予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原告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起诉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网络用户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原告仅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追加可以确定
    2024-05-06
    225人看过
  • 刑法第几条规定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几条是诈骗罪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只要诈骗金额到了3000元,那么就会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4、主观要件,
    2023-08-09
    53人看过
  • 网络暴力判几年有期徒刑
    网络诈骗达到法院追诉标准的,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诈骗的数额达到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的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网络暴力达到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规定行为人以网络暴力为手段,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从而受到刑罚处罚。所以,行为人利用网络暴力,在网络上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一、电信网络诈骗是什么?电信网络诈骗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进行诈骗。根据规定,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2-15
    343人看过
  •  网络暴力犯罪行为是否受法律保护?
    2014年10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确定了利用自媒体等传播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针对网络水军等违法行为的规制措施。这一规定的出台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维护网络安全和净化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2014年10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确定了利用自媒体等传播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针对网络水军等违法行为的规制措施。 利 用 信 息 网 络 侵 害 人 身 权 益 案 件 审 判 规 定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案件审判规定主要是针对利用网络平台侵犯人身权益的案件制定的。这类案件往往涉及互联网、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互联网产品,而被告人则通过这些平台发布、传播淫秽色情
    2023-09-02
    309人看过
  • 网络暴力的法律问题
    网络暴力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网络暴力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诽谤罪一般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侮辱罪、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网络暴力的处理程序1、收集证据线索。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2、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
    2023-07-03
    232人看过
  • 网络言语暴力是不是犯罪
    依据刑法的规定,如果网络言语暴力是属于捏造的、虚假的,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6-02
    180人看过
  • 网络诈骗违反了宪法的第几条
    首先宪法里并没有对于诈骗进行规定,诈骗罪是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网络诈骗案刑法是怎样规定的网络诈骗案法律规定为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网络诈骗罪判刑到底有多少年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可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惩罚,《中
    2023-03-31
    338人看过
  • 家暴法律第几条规定
    法律综合知识
    一、家暴法律第几条规定家暴法律是《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本条是关于法律所禁止的违反婚姻自由原则的行为的规定,是从另一个方面对婚姻自由基本原则的必要补充。二、家庭暴力有哪些法律援助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1.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2.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应当及时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3.施暴造成受害妇女轻微伤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给予施暴方治安管理处
    2023-03-28
    220人看过
  •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网络暴力入刑了吗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是网上存在匿名性、缺乏道德约束、网民的素质问题、社会不良风气等。网络暴力入刑了,一旦对他人使用网络暴力是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等权利,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一、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如下:一有网民的匿名性,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二有一些网民的素质原因,三有社会的不公,四有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二、网络暴力入刑了吗网络暴力入刑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暴力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网络暴力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侵权责任,构成犯罪的,按诽谤罪、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
    2022-06-28
    366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
    2023-04-04
    118人看过
  • 网络暴力对她人造成伤害犯法吗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种在网上发表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网络暴力通常都被认定为民事侵权的范围,但如果有人捏造事实在网络上公开、长期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侮辱、诽谤,当事人可以诽谤罪提起刑事自诉。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和侮辱罪。《民法典》对于网络暴力侵权的认定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学生遇到网络暴力辱骂的情况下要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制造谣言的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别是构成
    2023-07-23
    5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网络暴力是第几条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7
      第九百九十九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 网络暴力法律法规在第几条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8
      网络暴力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2022年网络暴力算犯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4
      网络暴力如果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表现为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不实言论,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相关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等。
    • 网络暴力行为算犯法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7
      网络暴力如果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表现为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不实言论,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相关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等。
    • 网络暴力构成犯罪犯罪条件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5
      构成犯罪的条件: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刑法》第十三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