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部门的电话是12333。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长丰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电话号码&Q4&
长丰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电话号码:0551-66671047。
劳动局的职责:
1、拟定劳动保障监察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劳动保障监察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并组织实施;
3、组织实施与培训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关系、劳动标准、社会保险等业务相关的劳动保障监察;
4、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参与处理由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突发事件;
5、组织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建立欠薪等“黑名单”制度,负责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社会公布工作;
6、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综合治理;
7、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承担劳动保障监察统计工作,编制劳动保障监察年度报告;
8、制定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和培训制度并组织实施,开展全国劳动保障监察行风建设;
9、依法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10、指导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监督地方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11、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劳动仲裁电话号码及联系方式
449人看过
-
联系劳动仲裁的电话方式
171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不知道法人电话号码
107人看过
-
怎么联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369人看过
-
沈阳劳动仲裁机构联系电话是多少?
378人看过
-
联系法院起诉:电话号码是多少?
74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上海劳动仲裁机构部门联系地址及电话号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你所需要的上海劳动仲裁机构部门联系地址及电话号码如下: 黄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3144215车站后路10号 卢湾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3282905兴安路96弄8号 徐汇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4473965虹桥路432号 长宁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2525625愚园路1320弄3号楼203室 静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2477247北京西路1446号4楼 普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6205940
-
银行贷款要联系我电话号码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贷款填写的联系人只是贷款机构为了更多掌握贷款人信息的手段,在贷款审批时可以大电话回访填写的联系人确认贷款人的信息是否真实,在发生逾期行为后,可以打电话给联系人通知贷款人逾期,并希望联系人配合贷款机构督促贷款人还款。所以说,贷款时填写的联系人是贷款机构要求填写的,联系人没有任何责任,也不可能因为逾期而牵扯到联系人。
-
徐州市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联系方式?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4当你与公司发生纠纷时可以向徐州市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投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局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有哪些相关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4-10-06劳动仲裁电话是12333。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或者者直接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45天内能拿到裁决书。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那么,劳动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1、申请仲裁,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仲裁
-
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务仲裁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