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供述罪行能否认定自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6:24:02 197 人看过

取保候审期间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可以认定为自首,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一、自首的含义是什么

自首的含义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法律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交通肇事逃逸哪些行为是自首

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认定标准是:

1、逃逸人主动向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如实交错事实;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者打电话给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待处理并如实说明犯罪事实的;

3、逃逸人在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哪些情形下视为自首?

自首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称之为一般自首;二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称之为特别自首或准自首。三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称之为特别自首或准自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未如实供述,不能认定自首
    近日,湖北省安陆市检察院提出抗诉的黄某、孙某开设赌场一案成功获得改判。2015年7月,黄某、孙某合伙在安陆市某村开设赌场,以摇骰子押单双的形式聚众赌博。黄某负责召集赌徒,孙某负责在赌场放码,参赌人员多达40余人。接到群众举报后,安陆市公安机关迅速出动,一举捣毁了这个赌博窝点。黄某、孙某侥幸逃脱。后迫于压力,两人经过一番合谋后,于同年8月20日与冒牌的赌场皇帝(负责摇骰子的人)阿明一起到警方投案。2016年6月15日,经安陆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审理黄某、孙某及阿明开设赌场一案。不料在庭审过程中,三名被告人同时翻供,一致否认阿明是赌场皇帝,而黄某、孙某也没有交代真正的赌场皇帝是谁。针对庭审中证据出现重大变化,安陆市检察院依法申请撤回对被告人阿明的起诉。同年7月18日,法院对黄某、孙某开设赌场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开设赌场罪分别判处黄某、孙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安陆市检察院在收到
    2023-06-11
    492人看过
  • 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期间如实供述罪行能否成立自首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我国1979年刑法即规定了自首制度,现行刑法典对自首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和完善,在总则和分则中均有规定。为正确地认定自首,依法适用刑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存在争议,对“自动投案”的认定问题尤多。本文通过对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期间如实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进行分析,对自首的本质和“自动投案”的认定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立法完善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为方便行文,文中的“犯罪人”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统称。文中的“在案”,是指已被司法机关剥夺人身自由,而不论何种原因。)行政拘留(即治安拘留)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两部法律均有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而劳动教养这种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
    2023-06-11
    135人看过
  • 认定自首时,怎样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一、认定自首时,怎样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从以下方面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真实身份等个人情况,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姓名、身份、住址以及前科等情况。2、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单独犯罪中,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中,自首时所要供述的自己的罪行的范围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具体分工是相适应的。《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二、自首是怎样认定的,自首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
    2024-01-12
    442人看过
  • "双规"期间如实供述罪行成立自首吗
    “双规”期间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行为人主动向纪委投案或者因形迹可疑被纪委盘问教育后如实交代本人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这一点实践中一般不存在疑议。但行为人被纪委“双规”后被迫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的,是否应认定为自首,则有不同意见。对这种情况原则上应当认定为自首。理由如下:1、双规期间供述罪行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要成立自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2、“双规”不属于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根据《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的“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者变相拘禁”,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是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规定的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党纪、政纪案
    2023-06-01
    444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脱逃算自首吗
    一、取保候审期间脱逃算自首吗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逃离而又自动归案,并不会自然地被视作是自首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明确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之后能够主动投案,并且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如实交代。然而,擅自逃离的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构成新的违法行为,例如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即便在事后选择投案,司法机构也会综合考虑其悔过表现以及具体情节,但是这与自首的法律定义仍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
    2024-08-02
    454人看过
  • 一审翻供如实供述可以认定为自首吗
    自动投案后第一次接受讯问不如实供述,后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能否认定自首,刑法及其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据此,自动投案后第一次接受讯问时能够如实供述,后虽翻供但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构成自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
    2023-06-01
    306人看过
  • 取保候审逃跑怎么认定自首
    对于取保候审过程中的逃逸及自首问题,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法规予以详细剖析。在刑法理论界,通常将自首行为定义成犯案人员在犯罪事实发生之后主动到案,如实交代其所犯之罪行;或者在已受绳之以法的强制措施之后,仍能客观而诚实地交代司法机构尚未掌握之罪行。然而,关于取保候审期间逃逸后再自首的情形,现行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操作中,若某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选择逃离,随后又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且如实交代自身罪行,此种行为或许可被视为自首。然而,鉴于逃逸行为已严重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故在判定自首情节时,司法机构可能会充分考虑逃逸行为对自首情节的影响程度。鉴于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取保候审期间逃逸后自首的具体认定标准,因此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法院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全面权衡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及其对追诉活动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作出是否认定为自首的裁决。《中华人民共
    2024-05-16
    475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工作,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怎么办?
    一、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工作并没有明文规定,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继续工作。由于被取保候审人的工作性质不同,对工作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一)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因此需要将行踪报告给公检法机关。原则上,在法院给出有罪判决前,犯罪嫌疑人均属无罪。但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在此期间停发原工资。(二)非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非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的工作、工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若被取保候审人的工作与被侦查、起诉、审判的犯罪行为相关,会公检法机关处于侦查、审查的需要,嫌疑人是无法正常继续工作的。但若工作与犯罪行为无关,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符合单位规定与法律相关
    2023-06-28
    284人看过
  • 自首能否带来取保候审的结果?
    投案自首后,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自首量刑可以减轻处罚吗?若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的,在量刑时可以减轻处罚。对自首的量刑规定是,行为人有自首情节的,应当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类似情况下,对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的从宽幅度要适当宽于具有立功情节的被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
    2023-07-17
    370人看过
  •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认定自首吗?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分为两种: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殊自首,也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当然这两种自首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一般自首,还是特殊自首,最终的本质要件都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自愿将自身置于有关机关控制之下。二是如实将所犯罪行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自首要看具体情况分析,是否具有主动投案等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
    2024-04-21
    339人看过
  • 抢劫罪犯能否在取保候审期间自由出入?
    抢劫属于暴力犯罪,原则上是不能取保候审的,要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以下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孩子在哺乳期的妇女等。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涉嫌抢劫罪能不能取保候审?涉嫌抢劫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取保: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
    2023-07-01
    335人看过
  • 取保候审和自首认定有什么关系
    一是犯罪人投案自首后被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刘某等人抢劫、盗窃案。刘某多次在公共汽车上抢劫乘客财物,案发后其在兄、姐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后刘某交2000元保证金被取保候审。3年后,刘某以为风平浪静,继续作案,又盗窃他人财物两次,价值7000余元,被抓获归案。审理中,一种意见认为刘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完全符合自首的法定条件,构成自首,但鉴于其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可不予从轻处罚。笔者不同意这种意见。笔者以为,刘某在犯新罪之前属投案自首无疑,但其在投案自首被取保候审期间没有遵守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不思悔改,继续犯罪,显然已违背了投案自首的立法精神,不能认定自首。新虽然对自首仅规定了“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法定要件,但自动投案却是包括必须是基于犯罪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归案,必须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接受国
    2023-06-12
    464人看过
  • 自首的定义是否包括重审期间认罪?
    在重审期间认罪的话,那么一般依然可以认定为自首。法律规定了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重审期间依然是属于上述的阶段的,所以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然属于自首。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自首的时候,应该注意越早越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争取从轻处罚。自首认罪的情况怎么认定?(一)符合法定要件根据刑法规定,自首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项要件。关于“自动投案”的规定,根据最高法《解释》和《具体意见》的规定,共有12种情况可认定为“自动投案”。具体如下: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
    2023-07-01
    229人看过
  • 如何认定自首中的如实供述
    1、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2、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3、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4、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2023-06-12
    43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取保候审期间再审能否翻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7
      1、犯罪嫌疑人不论在哪个刑事诉讼阶段,均应当依法、如意陈述案件事实,不得虚假陈述。2、取保候审后,如果之前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在法院审理时,仍应当如实供述,可以翻供。3、但是,翻供要有证据支持,如果没有证据支持,法院将不予采信翻供的陈述。而且,法院审理时翻供的,法院经查证之前供述属实的,被告人将不能认定为自首、坦白,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另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以其他证据作为
    • 如何供述罪行能认定为,能认定自首的情形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如何供述罪行能认定为自首一般犯罪的如实供述,是指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这里的如实,是指犯罪人对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与客观存在的犯罪事实相一致。前引司法解释第2条第2项规定:“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由此可见,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犯有数罪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既不能因为未供述全部所犯数罪而对供述部分犯罪也不认定为自首,也不
    • 如果庭审如实供述是否认定自首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4
      1、庭审如实供述不可以认定自首。 2、因为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是有时间的限制的,对于有的嫌疑人投案后一直没有如实供述,有的是在侦查机关掌握犯罪证据后才供述,有的在一审庭审时才供述,还有的甚至在二审或发回重审时才供述的,都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
    • 取保候审期间自首几天可以取保候审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7
      没有规定自首后几天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需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不是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
    • 什么是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自首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8
      根据刑法的规定,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也不能认定为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