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诉案件应该在审查起诉以后的一个月之内出具起诉书,经过审查起诉以后认为不构成犯罪就不会出起诉书,会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可以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适当的向后延长半个月。
一、进看守所是否就定罪
进看守所并不必然意味着就可以定罪,根据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公民有罪。在法院生效判决作出前,看守所作为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公安机关经过依法侦查,可以排除犯罪嫌疑犯罪或者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明显不足,则会撤销案件,不会定罪。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若检察院不予起诉,免予犯罪嫌疑人刑事处罚,就不用定罪。检察院提起公诉,经过法院开庭审理,若最终认定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也不会定罪。
因此,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和给其定罪并不具有必然关系,但是若犯罪嫌疑已被送进了看守所,则说明其必然涉嫌犯罪,建议家属引起重视,及时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二、羁押为多长时间必须判刑
刑事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法院开庭中间有多个环节,开庭时间与这些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刑事案件的环节包含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人民法院的审判阶段。第一、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在该阶段公安机关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经申请可以再延长一个月。第二、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在该阶段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再延长半个月。同时,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检察院在确认案件证据充分可以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第三、是人民法院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二到三个月内进行判决。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根据上述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来看,判决时间并不能简单的根据羁押时长来判断,需要综合案件的复杂程度、当前的阶段以及多种因素来进行衡量和分析。
三、刑事案件调查时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走流程分三个阶段:
1、侦查阶段: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
刑事申诉的提起的时间是何时
295人看过
-
起诉时间是从提交的诉状来算吗
488人看过
-
医疗诉讼的提起时间
400人看过
-
起诉时间是按送达时间还是按诉状上的时间
214人看过
-
工伤认定时间和起诉时间是同时的吗?
480人看过
-
起诉时间是从什么时间算起
491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逮捕逮捕到提起公诉的时间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9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刑事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
-
工伤起诉书时间有时间限制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2工伤起诉时间有限制,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30日,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起诉时间以立案时间为准还是以提交起诉状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81、在民事诉讼中,对于法院起诉时间,是从立案之日起为准,另外,法院的审结期限也是从立案之日起计算审结期限。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和起诉时间是同时的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6《民诉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