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满后,犯罪分子将获得自由,但仍会被公安机关视为重点关注对象。依据刑法的规定,缓刑结束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缓刑结束后就相对自由了,但之后也是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缓刑期满后,犯罪分子将获得自由,但仍会被公安机关视为重点关注对象。依据刑法的规定,缓刑结束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缓刑结束后就相对自由了,但之后也是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 公 民 义 务 】 缓 刑 社 区 矫 正 结 束 后 , 仍 需 承 担 遵 纪 守 法 义 务
缓刑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社区服务、监督和教育来帮助罪犯改正错误。然而,缓刑社区矫正结束后,罪犯并不代表已经摆脱了法律的约束,仍然需要承担遵纪守法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缓刑社区矫正期间,罪犯需要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教育和监督,并遵守相关规定和限制。例如,罪犯需要参加劳动、接受教育、进行社区服务、缴纳罚金等。
缓刑社区矫正结束后,罪犯需要继续遵守法律的规定和限制,如遵守治安管理、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按时缴纳罚款、履行判决等。同时,罪犯还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管理,如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管、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的社区矫正监督等。
缓刑社区矫正结束后,罪犯仍需承担遵纪守法义务,否则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罪犯应当认真遵守法律规定和限制,积极改正错误,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缓刑期满后,犯罪分子将获得自由,但仍会被公安机关视为重点关注对象。缓刑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社区服务、监督和教育来帮助罪犯改正错误。然而,缓刑社区矫正结束后,罪犯并不代表已经摆脱了法律的约束,仍然需要承担遵纪守法义务。罪犯应当认真遵守法律规定和限制,积极改正错误,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摆脱刑事诉讼束缚
305人看过
-
出狱多年后,档案终于摆脱束缚
106人看过
-
缓刑期满后是否能够摆脱束缚?
417人看过
-
摆脱收养协议束缚
429人看过
-
解除婚姻束缚:小孩成长到何时,可以摆脱婚姻的束缚?
154人看过
-
摆脱婚姻束缚的途径
302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那么对于缓刑的社区矫正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5一、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
-
是谁破坏社区矫正罪最终判缓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8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应当由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时,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定。对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由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
缓刑社区矫正去哪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2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
社区矫正的减缓刑期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2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 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 3、有过行政记功奖励的。 法律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4、
-
要接受缓刑社区矫正,那缓刑社区矫正的流程是怎么样?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25缓刑社区矫正期满的,由司法所宣告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予通知相关利害关系人到场,宣告结束后,由县级司法局将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抄送县级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不需要被社区矫正的人去派出所办理手续。《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