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纠纷的正面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暴露事务所的不稳定因素,避免更大动荡。
2.推动合伙游戏规则的完善。
3.反思检讨合伙文化,及时修补合伙关系。注册会计师合伙纠纷的常见解决方式
根据本人对沿海某地36起注册会计师合伙纠纷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其纠纷解决方式可以划分为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三种:
(一)自力救济———当事人自己解决纠纷的方式
自力救济,也称作“私力救济”,民间称之为“私了”,是在没有第三人协助的情况下,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合伙纠纷的方式。主要包括避让与和解两种方式。
1.避让。避让是指合伙纠纷发生之后,一方当事人主动放弃争执,从而使纠纷归于消灭的行为。
2.和解。和解是指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就产生争执或冲突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从而使纠纷归于消灭的行为。和解的特点在于双方有协商的愿望及进行协商的行为,在解决纠纷的结果上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
(二)社会救济———在第三方协助或主持下解决纠纷的方式
社会救济是是指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合伙纠纷的方式。主要特征是基于合伙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请求第三者协助或主持解决纠纷,与自力救济的区别就在于第三者的介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三者不包括国家机关。在实践中,由社会力量介入解决注册会计师之间合伙纠纷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调解,二是透过双方当事人认同的第三人进行调解。
(三)公力救济———利用国家公权力解决纠纷的方式
公力救济,是指利用国家的公权力解决合伙纠纷,即作为国家机关的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来解决合伙纠纷,其表现形式就是民事诉讼。
采取以国家公权力为基础的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合伙纠纷,与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解决合伙纠纷的方式相比,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采取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合伙纠纷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民事诉讼是合伙纠纷最终和最具权威的解决方式。
2.民事诉讼的程序严格性有利于合伙纠纷的公正解决。
采取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合伙纠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为:
1.采取诉讼方式有可能加剧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对抗。
2.社会民众一般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民事诉讼方式。
3.民事诉讼方式程序复杂、繁琐、时间持久,成本高昂。
4.采取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合伙纠纷限制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以上三种合伙纠纷解决的方式各有特点,它们之间常常是功能与利弊互补,各有其适用范围,从而组合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纠纷解决体系。
-
合伙纠纷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169人看过
-
合伙纠纷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66人看过
-
赡养纠纷案件的特点对调解工作的正面影响
173人看过
-
员工不签合同有哪些面面影响
260人看过
-
合伙人之间有纠纷影响债务人付款吗
388人看过
-
民事纠纷不予受理的影响有哪些?
110人看过
合伙纠纷是指合伙人之间因合伙协议、合伙事务、合伙财产、合伙终止等事项而产生的纠纷。 在合伙企业中所存在的合伙纠纷能否涉诉大概有三类情形: 1、法律明确规定可以起诉的 2、法律虽未明确规定是否可诉,但其纠纷的内容具有可裁判性且符合受理条件的 ... 更多>
-
合伙纠纷有哪些, 合伙纠纷如何处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7合伙的内部纠纷主要存在于: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伙引起的财产处分纠纷;合伙终止时的财产分配纠纷;合伙经营中伤残、死亡等引起的纠纷。 合伙纠纷如何处理: 1.合伙人退伙时发生的财产处分纠纷问题: 在审判实践中,笔者认为,合伙人退伙时处分的合伙财产,包括合伙时个人依照协议出资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中的债权、债务。退伙时原则上应将入伙的财产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
-
合伙纠纷方面哪些是可以提起诉讼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9明确可诉的纠纷类型在合伙企业法中规定了三种情形:一是合伙除名纠纷。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法院起诉;二是有限合伙人的维权之诉。即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责任的合伙人提起诉讼,类似于公司法中的股东诉讼;三是有限合伙人的代位之诉。当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有限合伙人可为了本企业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代位诉讼,类似于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
-
哪些方面会有影响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8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上浮利率或拒贷:行为方式、征信特别好(无逾期)的贷款人首套贷款可享利率优惠(部分银行)个信征信会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您贷款买房产生影响,判断依据是: 1、查询个人征信次数太多容易被拒贷,以往的还款意愿、新旧月供总额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50%; 3、银行会觉得被征信当事人的资质不好、征信机构和银行从银行信用中判断消费者的还款能力;征信不好、消费偏好; 5、而在此期间又没有下卡或者放款记
-
-
影响违反后合同义务的一切纠纷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3一、违反后合同义务的类型 (一)用人单位不当作为。用人单位对离职证明的记载或评价随意性极大,某些不恰当(非恶意)的记载或评价无疑对劳动者的再就业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的用人单位记载了劳动者与工作无关的不良生活习惯;有的则用“群众基础差”等模糊语言对劳动者进行主观评价;还有的操作失误、张冠李戴,待发现错误后直接涂改,导致新用人单位因涂改内容对劳动者产生不良印象。 (二)用人单位拒不作为。劳动关系终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