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故意杀人判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6 16:32:00 113 人看过

按照《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进行处罚。比对条款为“故意杀人罪”。

《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杀人罪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

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

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恋爱婚姻纠纷杀人案件、性变态杀人案件等。

第四种,遗弃型杀人案件:指因各种原因负有某种业务的人员,为了推卸责任、减轻负担,杀害义务对象的犯罪案件。包括将子女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导致饿死等案件。

第五种,迷信型杀人案件:指当事人基于封建迷信思想,为治病求寿、得道升天而采用各种手段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

第六种,寻衅斗殴型杀人案件:指违法犯罪团伙成员为了逞凶称霸或为了各种利益,在寻衅滋事或互相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犯罪事件。

第七种,其他类型杀人案件:有精神病杀人案件、激情杀人案件因各种原因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案件等。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6: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预备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刑期会判多久
    一、客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二、主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杀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梳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三、主体区别故意杀人本罪的主体为已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过失杀人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四、处罚区别犯过失杀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犯故意杀人的: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8
    70人看过
  • 犯故意杀人罪,犯了刑事责任最少会判多久
    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刑事责任。(一)判处管制的,刑期在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二)判处拘役的,刑期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三)判处有期徒刑的,刑期在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四)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严厉处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惩罚方法。死刑,又称极刑、处决、生命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惩罚之一,是指行刑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故意杀人罪会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犯本罪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人应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在犯罪准备阶段被制止或者主动停止该行为则为故意杀人未遂或故意杀人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第
    2023-08-08
    433人看过
  • 故意杀人预备怎么样处罚
    一、故意杀人预备怎么样处罚故意杀人预备依照故意杀人罪处罚,但是出于预备阶段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法》第22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故意杀人自首怎么样判故意杀人自首的,判刑应当从宽处理,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
    2024-01-10
    316人看过
  • 准备买刀杀人是犯罪预备吗
    杀人前为实施杀人而买菜刀的行为,是犯罪预备。如果行为人在杀人前买菜刀是为了故意杀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则这一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尚未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单独构成预备犯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0
    32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预备量刑标准是什么
    按照《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进行处罚。比对条款为“故意杀人罪”。《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故意杀人罪的类型有哪些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
    2023-02-20
    310人看过
  • 故意杀人案件中未成年犯罪最高判多久
    一、故意杀人案件中未成年犯罪最高判多久?未成年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判刑标准是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未成年犯罪一定可以用简易程序审理吗?不一定,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用简易程序审理:(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三、未成年犯罪可以委托监护人做辩护人吗?除刑事案件侦查阶段之外,审查起诉和审理阶段可以委托监护人做辩护人,在刑事案件中可委托的辩护人范围包括:(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四、未成年犯罪一定可以监外执行吗?不一定,监外执行和犯罪分子是否属于未成年犯并无直接关系。在刑事案件中,对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4-01-31
    162人看过
  • 故意杀人预备如何量刑处罚
    按照《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进行处罚。比对条款为“故意杀人罪”。《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故意杀人罪的类型有哪些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
    2023-02-19
    303人看过
  • 如何惩治故意杀人预备行为
    故意杀人预备依照故意杀人罪处罚,但是出于预备阶段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根据我国法律犯罪预备应该怎么处罚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应注意两点:1、在使用罪名时,应在罪名后加括弧标明预备形态问题,如“抢劫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态也应如此,如抢劫罪(未遂)、抢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赘述。2、对预备犯原则上应予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预备犯规定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予以从宽处罚,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罚。此外,对既遂犯是予以从轻处罚,是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也由审判人员根据案件具体
    2023-07-06
    173人看过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
    2023-02-28
    84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故意内容
    在犯罪预备的故意内容上,大陆刑法理论与台湾有一定的差别。根据大陆的刑法理论,预备犯主观方面的意图和目的具有两个层次:一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二为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但这两个层次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其中的后一层次尚未实际展开,因此无法在犯罪预备形态中得到完全的体现,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一层次,即为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才是犯罪预备在主观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所在。整个犯罪预备活动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直接受这种目的支配的。对于犯罪预备是否具有故意以及其故意内容如何,台湾学者的见解存在着一定分歧。首先,他们在犯罪预备必须具有故意、不存在直接故意者则无预备犯的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对预备犯的故意内容,学者间有不同的主张。蔡墩铭认为,我国刑法不处罚一般之预备犯,而处罚特定犯罪之预备犯,是以对于特定犯罪论以预备犯时,必须行为人首先对于该特定犯罪
    2023-04-25
    350人看过
  • 被家暴者故意杀人,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
    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律师解析:被告人施*丽持械故意杀害其丈夫张*昌,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施*丽因不堪忍受张*昌的长期家庭暴力而产生杀人故意,事发前张*昌为家庭琐事又长时间辱骂、殴打施*丽,张*昌对引发本案存在重大过错,施*丽在发现张*昌头部出血后,主动将张送医院抢救,其故意杀人情节较轻,可酌情从轻处罚;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依照刑法和有关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施*丽有期徒刑四年。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免以刑罚。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对此,法学家指导案例网中所收录的最高人民法院所发
    2023-02-04
    28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和爆炸罪分别判罚多久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爆炸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触犯故意杀人罪判刑多久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间接故意是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本条共规定了两档刑: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规定的“情节较轻”,主要是指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出于义愤杀人等情况。考虑到故意杀人罪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本条对于刑罚作了比较特殊的表述,按照从重刑到轻刑的顺序列举的,因此,在司法实践
    2023-08-11
    302人看过
  •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判刑多久?
    一、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判刑多久?1、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可能会被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若实施故意杀人的未成年人还没有满十四周岁,那么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故意杀人罪不属于行为犯,而是属于结果犯。1、结果犯是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在结果犯中,行为人着手实施该具体犯罪构
    2024-01-22
    57人看过
  • 未满16岁故意杀人判多久?
    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部分严重犯罪行为承担责任。那么,未满16岁故意杀人判多久呢?对于已满12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并且由于犯罪行为时不满18周岁,不能被判处死刑。因此,未满16周岁故意杀人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在量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
    2024-01-18
    23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预备
    相关咨询
    • 邻居故意杀人犯罪预备能判刑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6
      故意杀人致死死刑,故意杀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正当防卫无罪,不是故意杀人致死的10到15年,非故意杀人未遂10年以下。 凡年满14周岁的,就要对杀人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只是刑罚的轻重不同。故意杀人的刑罚要大于过失杀人,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体,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里所说的精神病除间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情况下)。此外很多罪名也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例如虐待被监管人员罪,如果发生被
    • 故意杀人预备与故意杀人犯罪预备形态的界限是什么,怎么区分犯罪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22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故意杀人预备是指为了杀人资金积累工具创造条件;而故意杀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上述形态。两者是同一个意思。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
    • 故意杀人达到预备情形犯罪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14
      故意杀人犯罪预备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延伸】 问: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答: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规定的“情节较轻”,主要是指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出于义愤杀人等情况。考虑到故意杀人罪是一
    • 预备阶段故意杀人构成犯罪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8
      预备阶段不会构成故意犯罪。最多属于过失犯罪。没有着手就意味着没有对法益有现实紧迫的危险,何谈故意之说。
    • 公安部批捕故意杀人和故意杀人预备犯罪的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5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故意杀人预备是指为了杀人资金积累工具创造条件;而故意杀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上述形态。两者是同一个意思。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