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故意杀人罪可以自己申请死刑吗?
不可以,死刑由法院根据犯罪事实判定,且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法院需要根据犯罪事实量刑,情节较轻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死刑和死缓的区别有哪些?
1、刑罚不同。
被判处死刑后是立即执行;而死缓要缓期执行;
2、适用条件不同。
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缓;
3、程序不同。
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死缓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三、死刑执行流程有哪些?
1、由最高院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执行的人民法院需要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进行监督;
3、指挥执行的人员,需要对罪犯验明正身,并且讯问有无遗言或者信札;
4、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
5、执行死刑后,在场的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
6、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四、涉嫌故意杀人罪法院需要根据哪些情节判刑?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五、涉嫌故意杀人罪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六、涉嫌故意杀人罪审判人员需自行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
(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涉嫌故意杀人罪吗
264人看过
-
保姆闷死老人,涉嫌故意杀人会被判死刑吗
396人看过
-
潜规则逼死空姐?若相约自杀可能涉嫌故意杀人
266人看过
-
见死不救成涉嫌故意杀人
175人看过
-
旁观他人淹死是否涉嫌故意杀人罪
202人看过
-
涉嫌故意杀人罪投案自首去哪里
216人看过
-
杀死人可以涉嫌包庇罪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0如果对方杀人自己包庇的话,那么自己应当是属于非常严重的情况了,包庇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属于包庇罪行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自己申请死刑可以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8自己不可以申请死刑的,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死刑是国家规定对于严重的犯罪分子适用的一种惩罚,没有触犯法律不能申请死刑。没有触犯法律国家没有依据惩罚任何人的,所以,这个申请不可能得到批准的。
-
故意杀人罪涉嫌犯罪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3故意杀人罪有犯罪未遂。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具体条件如下: 其 一、行为人必须要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杀人的故意; 其 二、行为人实施了杀人的行为; 其 三、行为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延伸内容】 故意杀人罪判断方法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
-
怎么量刑涉嫌故意杀人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9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情节不同,量刑各有不同。
-
故意杀人罪涉嫌故意杀人罪以后还需要赔偿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15故意杀人罪是需要赔偿的。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