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审结是什么意思,是表示生效了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4 16:21:49 194 人看过

案件审结就是案件审理完毕的意思。

案件审结是法院对案件作出明确的处理结果,如作出判决,调解,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还有移送其他法院等情况。

一、起诉离婚多长时间能结案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二审后多久会出判决书

二审立案后出判决的期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具体如下:

1、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3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三、行政诉讼可以一审终审的有哪些

一审终审指一个案件经过一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以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1、最高院作的一审民诉案件;

2、不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

3、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4、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5、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6、依照破产程序审结的案件;

7、一审以民事调解书结案的案件;

8、所有的决定都不能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示催告程序相关文章
  • 缓刑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表示不用坐牢了
    不要坐牢.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宣告缓期执行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被判处刑罚,而且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没有个人危险性,不致危害社会的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其基本特征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缓刑,但保持在一定期限内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如果犯罪分子在人民法院规定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被查出有漏罪,也没有发出有新罪,考验期满,撤销缓刑,原判刑期不再执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查出有漏罪或者犯有新罪,也应当撤销缓刑,按数罪并罚的规定执行刑罚,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内,如果在考验期内发现缓刑人具有收监执行的法定条件,如不遵畅贰扳荷殖沽帮泰爆骏守法
    2023-02-20
    195人看过
  • 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一致是什么意思?
    合同合同,合则同,合同这个概念本身表达的即具有意思一致的意思。双方意思一致才形成合同,这种客观上的形成即是法律上的成立概念。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
    2023-06-27
    476人看过
  • 意思表示不自由什么意思
    一、意思表示不自由什么意思意思表示不自由,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形之一。表意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其意思的形成受到不正当干预。如表意人受欺诈、受胁迫或危难中的意思表示。二、意思表示的成立标准1.欠缺表示行为,意思表示不成立;2.欠缺行为意思,意思表示不成立;3.欠缺效果意思,意思表示成立,但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有争议)4.欠缺表示意思,为保护相对人对表示行为的信赖,原则上表意人应当负责,但可类推意思表示错误规则撤销,承担信赖损害赔偿责任(有争议)。三、意思表示的生效1.无相对人:表示完成时2.有相对人:口头:了解时书面:通知达到时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
    2023-06-15
    391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虚假是否有效?
    一、合同意思表示虚假是否有效签订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才有效,所以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二、意思表示的生效条件是什么(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二)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
    2023-04-18
    179人看过
  • 表见授权表示什么意思
    一、表见授权表示什么意思授权表示型的表见代理,又称由于本人之明示或默示的表见代理,即本人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授予他人代理权而实际上并未授权,或者明知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造成第三人误以为行为人有代理权时,本人要对相对人承担实际授权人的责任。二、表见代理的法律特征1、行为人实施无权代理行为,即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2、相对人依据一定事实,相信或认为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在此认识基础上与行为人签订合同。相对人依据的事实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被代理人的行为,如被代理人知道行为人以本人名义订立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其二是相对人有正当的客观理由,如行为人持有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等。3、相对人主观上善意、无过失。既然属于一种无权代理,本应由无权代理人自食其果方为允当。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被代理人的作为和不作为,
    2023-06-08
    175人看过
  • 什么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一、什么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没有相对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立遗嘱。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没有相对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立遗嘱。3、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需要相对人的存在才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一方欲订立合同的邀约就必须向另一方发出。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志发生一定司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
    2023-05-01
    363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的结果就是合同不产生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不真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自由:如受欺诈、胁迫等外部原因导致意思表示不自由,表现为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二是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有三种情况,真意保留,指行为人故意隐瞒真意,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大多为开玩笑的行为;虚伪表示,即行为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行为,指行为人将其真意隐藏在虚假的意思表示中,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一、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的要求是什么?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当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体现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自愿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确认民事主体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基于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制度赋予并且保障每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在一定的范围内
    2023-02-18
    380人看过
  • 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什么
    一、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什么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志发生一定司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私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二、法律行为的成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必须是出于人们自觉的作为和不作为。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胁迫下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2、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如虽有犯罪意思而无犯罪行为的,不能视
    2023-06-01
    468人看过
  •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一、公司买卖合同中传真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要看合同的具体内容定。要约是当事人自己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则是当事人希望对方当事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一经发出,邀请方可以不受自己的要约邀请的约束,即受要约邀请而发出要约一方当事人,不能要求邀请方必须接受要约。二、要约与邀请的区别在哪里?1、性质不同,要约生效后应受到法律约束,要约邀请不具有约束力。要约一发出,要约人在一定时期内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不得随意撤回或者撤销;2、内容不同,要约是要约人发出的希望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仅仅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3、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主观愿望不同。要约人发出要约的主观愿望是希望和相对人订立合同;而要约邀请的当事人主观上只是希
    2023-03-03
    190人看过
  • 有相对人和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是什么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原则: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设立财团法人的捐助、抛弃动产所有权、悬赏广告),表示完成时(即“作成”时)生效。所谓“作成”,指表意人以可辨认的方式将其意思最终表达出来。换言之,将内在意思外在定型化。(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常常历经作成、作出(发出)、到达、了解四个阶段。意思表示在哪一个阶段生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二:第一个因素是意思表示的类型(对话的意思表示与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不同);第二个因素是意思表示采用的形式(载体)(口头、普通书面、数据电文、公告形式之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不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须经作出(发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才有生效的可能。未经作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生效的可能。所谓“作出”,指表意人使意思表示向受领人方向运动,并且能够预期在正常情况下意思表示将到达受领人处。了解主义以对
    2023-08-17
    320人看过
  • 继续履行合同是表示什么意思
    继续履行合同是表示合同当事人希望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意愿,让违约方继续承担合同的义务,或合同中止事由消灭后,双方应当按照原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关义务。一、合同违约要如何处理?合同违约,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二、城镇土地承包合同违约责任怎么负,一般应由谁承担承包合同违约责任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承担:1.继续履行,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2.采
    2023-02-04
    127人看过
  • 什么是犯意表示?
    犯罪预备
    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流露出来。犯意表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一定的行为,但这一行为仅仅是其犯罪意图的表露,还不属于为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一、抢劫罪预备怎么认定?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流露出来。犯意表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一定的行为,但这一行为仅仅是其犯罪意图的表露,例如扬言杀人等,还不属于为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还必须把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要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预备
    2023-04-05
    219人看过
  • 意思表示行为的意思
    一、意思表示行为的意思意思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果意思通过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构成要件:(1)行为人须具备具体的内在效果意思;(2)行为人须以一定方式表示了其意思,其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或默示的。学理上对表示行为可作多种分类。依表示方式可将其分为积极的表示行为和消极的表示行为,前者指以明示方式进行的表示行为,后者指以默示方式进行的表示行为;依表示主体可将其分为直接表示行为和间接表示行为,前者指行为人亲自从事的表示行为,后者则指行为人通过代理人表示其意思的行为。二、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的区别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表意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无须意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违法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
    2023-06-08
    134人看过
  • 什么叫做没有意思表示
    一、什么叫做没有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表示一定的心理状态或意识进行的行为,如订合同、订遗嘱。非意思表示行为是指当事人无需内在心理或意识的表示而实施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没有意思表示的行为通常就是事实行为。二、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在民事活动中,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由上可见,有效的约定的前提是意思表示真实。三、意思表示生效原则无相对人之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何时生效,民法未设明文规定,解释上应认与意思表示成立之时同时生效。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通过经过四个阶段,一是意思表示的作成,二是意思表示的发出,三是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四是意思表示的意思为相对人所了
    2023-06-15
    325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法,告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到期无人申报权利的,则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 更多>

    #公示催告程序
    相关咨询
    • 构成要件的是什么表示意思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8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力之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一个意思表示包含了表示意思、效果意思和外部行为。表示意思是表意人欲将内心意思表现于外部之意思;效果意思(亦称法效意思)是表意人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力之意思;而外部行为则是表意人表现在外部的客观表示行为。
    • ——和意思意思表示的形式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4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
    • 法定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是多久?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7
      以对话方式表达的意思,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如果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数据电文进入特定系统时生效;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相对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数据电文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后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审理案件成立了吗?是什么意思?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1
      案件正在审理是一般是指法院已经启动诉讼程序,但是没有审理终结。立案审理前要审查双方符合管辖要求,双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等等。审理通过予以立案,不通过发不予受理通知书。
    • 什么是意思表示的撤回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4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 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