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
一、什么是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法定继承的概念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特征是: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
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
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
5.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
二、法定继承是指什么
法定继承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继承形式,而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处理其遗产。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是适用法定继承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配遗产:
1、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未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如何区分法定继承和转继承?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区分法定继承与转继承的概念:
1、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未订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形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2、转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的一种继承方式。
-
法定继承的基本知识
233人看过
-
您需要了解的房产继承法定继承人知识
160人看过
-
与被继承人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才属于法定继承人?
148人看过
-
继承法与继承法规定
126人看过
-
法定继承人怎么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优于遗嘱继承吗
130人看过
-
深入了解法定继承的法律知识
456人看过
法定继承是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必须遵循法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规则等原则。... 更多>
-
继承法律关于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18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转继承既可以是法定继承也可以是遗嘱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
继承权人关于法定继承人的划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07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语源自罗马法的sccessioabintesta,亦即非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可参加继承的继承人、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
-
法律关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债务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3《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
普法知识: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6被继承人的债务是指被继承人个人生前依法应该缴纳的税款、罚金以及应由他个人偿还的合法的财产性债务。被继承人的债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法领域中的财产义务,另一类是私法领域中的债务。被继承人的债务应由其个人清偿。在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取得遗产的人应该在取得的遗产份额实际价值之内来清偿债务。确定被继承人的债务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区别被继承人的债务与其家庭共同债务。家庭共同债务是指为了家庭成员共同
-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与继承法第几节有关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05法定继承按以下顺序进行: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