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账在单位不走违法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2 10:43:08 346 人看过

违法。不走公账走私账,涉嫌逃税罪。根据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构成逃税罪的情形

构成逃税罪的情形主要有两种,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01条。即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缴纳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因此,构成逃税罪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二、是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二、会计做假账是否会坐牢

会计做假账如果构成逃税罪的会坐牢。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三、逃税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逃税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1、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3、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4、主观上为故意和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19: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在试用期内单位要开除员工违法吗
    试用期内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公司在试用期开除员工需要进行赔偿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换言之,如果用人单位是以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或第四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进行赔偿。否则,用人单位构成违法解除,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2023-08-18
    373人看过
  • 单位用个人账户发工资是不是违法
    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正常情况下是不违法的。具体情况如下:1、一般情况下再劳动合同中是规定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支付员工工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是以公司账户给员工发放工资。2、特殊情况下,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只要按照实际情况上报,符合财务流程即可,也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是为了规避税务的话,就属于违法行为,属于偷税漏税。一、私对私发工资违法吗私对私发放工资不属于违法行为,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只要按照实际情况上报,符合财务流程即可,也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公司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是为了规避税务,则属于违法行为,属于偷税漏税。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2023-03-03
    87人看过
  • 单位不给陪产假违法吗
    要看该公司所在省份有没有出台关于陪产假的相关法律文件。如果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公司没有给陪产假那就是违法了。如果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文件,那不给陪产假就不存在违法一说。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法律文件规定了陪产假天数。一、公司不给陪产假违法吗?如果当地规定男职工享有陪产假,则公司不给陪产假违法。比如:湖南省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陪产假二十天;江苏省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陪产假十五天。二、陪产假分开休可以吗?陪产假通常是不可以分开休的。我国相关法律暂时还没有关于陪产假的明确规定,不过通常陪产假是以日历天数计算,不会因为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延后。陪产假是否可以分开休,需要看各个地方以及企业的实际操作。有的企业或地方是可以分开休的,但是有的地方不行。如果当事人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生活困难,妻子生产无人照料,
    2023-03-03
    463人看过
  • 用劳务费走账违法吗
    违法。公司财务用劳务费走账是不合法的。如果不按法律给别的企业通过不正当形式开虚假发票就是违法的。超过一定数额也是要扣个税的,税率是20%,不建议走劳务,况且不合法。《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023-04-15
    413人看过
  • 单位违法用工能否直接走人?
    网友疑问:三年前,我进入一家劳务公司工作,公司长期将我派遣到一家聚酯企业,近期我才发现,劳务公司这两年来没有给我们办理过任何保险,我现在想要辞职,要不要提前书面通知劳务公司?在我上班时曾经交纳过押金,劳务公司是否应当退还给我?律师解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无条件的将押金退还。
    2023-06-05
    324人看过
  • 单位如不签合同职工走人不违约
    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单位迟迟不办理合同保险手续,提出辞职竟然拿不到工资,昨天上午,读者黄小姐向晨报维权热线反映,单位硬说遭受损失,扣了她1000元工资不给。据介绍,黄小姐在一家外贸公司做文员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单位原本承诺试用三个月后签订劳动合同,可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办理正式的用工手续。在多次交涉无果后,黄小姐上周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可对方却以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给单位带来损失为由,扣罚了她当月的1000元工资,任凭黄小姐怎么讨要都没用。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该公司的一位张经理,他介绍,按照公司规定,员工辞职必须要提前一个月时间打报告,而且征得单位同意后才能离开,否则单位有权进行处罚。而对于为何长时间不签劳动合同的问题,张经理却说,不知情。对于该单位的解释,南京市劳动监察部门一位负责人予以了否定。据介绍,单位在招用职工第一个工作日内就应当办理合法的用工手续,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没签合同明显该单位存在
    2023-06-10
    77人看过
  • 国庆节单位不放假违法吗
    国庆节单位不放假是否违法,要分情况而定:1、国庆节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一般要按国家规定放假,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就不违法;2、如果公司在国庆节要求员工强制加班、并且不给劳动者加班工资的话,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1、元旦;2、春节;3、国际劳动节;4、国庆节;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国庆节学校不放假怎
    2023-08-09
    296人看过
  • 单位一直不涨工资违法吗
    不违法。企业单位工资分配,由用人单位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原则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因此,公司虽然不加工资,但是,只要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规定,不违反公司本身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就不违法。反之,则违法。一、试用期的工资是正式工资的80%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的百分之八十。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二、有关病假绩效工资怎么计算的法律法规员工病假工资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由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支付办法。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9条规定
    2023-06-21
    367人看过
  • 单位罚款不给收据违不违法
    企业罚款不开收据是不合理的,同时罚款是不合法的,按规定,除了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外,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扣款的。一、用人单位对违纪员工罚款是合法的吗用人单位对违纪员工罚款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无权罚款。但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二、付款后 对方 不给开发票 怎么办不合理不合法。对拒不开具发票的行为,权利遭受侵害的一方当事人可向税务部门投诉,由税务部门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处理.同时发票管理办法也规定,对拒不开票的义务人,税务管理机关可责令开票义务人限期改正,没收其非法所得,可并处罚款。三、年假不用到时会被清零吗不会。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即单位可以在第二
    2023-02-19
    377人看过
  • 个人走账是违法行为吗
    一、个人走账是违法行为吗个人走账是违法行为。走账违法的情况具体如下:1.公司货款打入个人账户是违法及财务会计准则的行为,还有逃税的嫌疑,是违法行为;2.如员工个人未经单位同意,将收取的货款直接打入个人账户的,属于挪用资金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挪用资金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如果只是个人进行走账,也可能涉及到逃税的问题,也是违法的一种行为,如果被发现了,会被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甚至是受到刑事处罚等。二、走账会被判刑吗走账会被判刑。一般银行卡帮别人走账就会被判刑。如果知道对方涉及诈骗还故意提供银行卡的,按照共犯论处,最低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2023-04-25
    158人看过
  • 要债的赖着不走违法吗
    一、要债的赖着不走违法吗赖在债务人家不走的方式是不合法的。上门讨债,未经权利人许可进入他人住宅,是违反宪法和治安管理法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应受治安处罚,严重的甚至可以依刑法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予以定刑。二、如何处理进行和解调解1、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2、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使抵押人以足额的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者由保证人来代偿债务。对于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申请调解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况。2、有
    2023-04-23
    381人看过
  • 股东拿走账本算违法吗
    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只有工商部门有权管理,而帐本发票属于税务部门管理,任何人无权拿走。股东虽有权利查阅公司的账本及凭证等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但也不能对公司的必要资料进行占有,需继查账,可对原始账本及凭证进行复印或抄写,不能私自拿走拒不归还。《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
    2023-04-15
    476人看过
  • 五险换单位需要转走吗
    需要。换单位以后原单位会为参保人办理停缴手续,参保人到了新单位以后只需要把自己的身份证等资料提交给新单位的人事部,新单位就会为职工办理续交手续,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办理手续转五险一金。除此之外,如果参保人从公司离职后没有找到新工作,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等资料,前往当地的社保局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续交社保。一、原单位欠社保新单位怎么办原单位社保断缴后新单位不会为其补缴,只会重新进行缴纳。如果与原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与新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办理用工备案手续,持新单位的劳动用工备案花名册和原单位的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少表、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个案补缴原单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并办理原单位社会保险减员手续后,新单位可以缴纳社会保险费。二、外地社保怎么转回本地外地社保转回本地的程序如下:1、参保人员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凭证;2、参保人持相关证明等到新就业地社保机构申请接续关系;3、新就业
    2023-03-20
    455人看过
  • 单位的 末位淘汰 违法吗
    “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违法。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一、哺乳期终止劳动合同劳动法怎么给员工赔偿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女职工在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2023-04-06
    17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要账赖在别人家不走是否是违法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4
      1、要账赖在别人家不走是违法的,行为人的该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债权人要账应当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如可以通过与债务人协商,或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
    • 单位现在要违法解除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2
      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单位的车,司机纠纷不归还,单位半夜开走违法不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1
      建议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及时搜集固定证据起诉。
    • 违法者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可以追究违法者责任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0
      单位负责人对被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一般会计责任主体的负责人应该是财务主管。如果一个单位会计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首先查明违法违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会计人员的责任,则追究该名会计人员的责任;如果是主管的责任,则由主管承担;如果是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则由负责人承担;如果都有责任,则按责任的主次,各自分别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
    • 用公司的账户走账违法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01
      法律分析 公司用个人账户走账算违法,涉嫌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