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生效调解书的救济途径是什么?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调解书的两种生效方式:
1.签收后生效;
2.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生效。
第一种方式,当事人可以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第二种则无反悔的余地。
二、民事诉讼证据保全的条件有哪些?
1、证据有灭失的可能。如证人因衰老、疾病有死亡的可能,将来作为证据的物品容易腐坏、变质等。
2、证据将来有难以取得的可能。例如,证人将要出国。虽然难以取得不等于无法取得,但会影响案件的及时处理,甚至影响办案的质量,因此应当及时保全。
3、证据的保全应在开庭前进行。“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因此,证据保全也应在开庭前完成。如果是属于在庭审期间新发现的证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供或由人民法院收集,没有必要进行证据保全。
上述情况,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可采取保全措施。诸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都可能成为保全的对象。
三、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有什么?
关于司法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的问题,司法所调解是以人民调解形式完成,制作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查人民调解协议书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则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向法院申请再审是处理生效调解书的经济途径,民事诉讼中申请证据保全有三个条件,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第一个是证据有毁灭的可能;第二个是证据将来有难以被取得的可能;第三个是证据的保全,应该在开庭前进行。
-
民事起诉书中原告的救济途径
497人看过
-
查询民事调解书的途径
413人看过
-
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救济途径
66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庭驳回回避申请救济途径
319人看过
-
生效劳动仲裁裁决救济途径是什么?
452人看过
-
诉讼中的驳回:诉讼权利的救济途径
154人看过
-
民事调解书再审,经过二审后,还有救济途径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民事调解书自己签收之后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应该合法有效,如果违背自己真实意愿,存在被胁迫等情况的,可以再向检察院提起,要求检察院民事抗诉
-
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在救济途径中的差异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8在实际操作中,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它们所依赖的法律法规基础并不相同。劳动争议调解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相关法规;相比之下,劳动争议仲裁则除了上述法规外,还包括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其支持性文件。 对于两种程序而言,它们所要求的申请条件也有所差异。调解
-
债务违约救济途径:诉讼解决山东在线咨询 2025-01-25债务人欠钱不还,可以进行以下起诉流程: 1、准备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相关证据,并撰写民事起诉状; 2、前往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 3、在起诉时,需提交起诉状及其副本。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无效时的救济途径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企业劳动争议条例》的规定,如果劳动争议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在调解委员会规定的3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在此期间当事人拒绝调解或未能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委员会应向当事人宣布调解失败,并告知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愿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
-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协商、调解、诉讼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25如果您要起诉他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准备民事诉讼状。然后将证据材料和民事诉讼状提交到被告人所在地的民事法院。如果法院决定立案,您需要按照法院通知的时间出庭。但需要注意,并非所有民事纠纷的管辖法院都是被告人的所在地法院。因此,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