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交保险的补偿有诉讼时效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4 11:12:33 373 人看过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从劳动争议诉讼的途径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发现公司有未缴纳保险的情况而要去起诉的话,必须要能够通过合理的起诉方式。

一、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1、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种1、权利人提起诉讼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2、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产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因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有以下条件:

(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始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3)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3、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1)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

(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

(3)

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9: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最新保险纠纷诉讼时效有限制吗
    关于保险纠纷诉讼的时效限制,其具体期限可能会受到所处国家或区域法律制度的显著影响与制约。普遍而言,诸多司法管辖范围均设定出一种被称为“时效”或是“时效期”的特定时段作为确立诉权或追责权力的必要阶段。此期间通常始自引发诉讼的原因被实际发现或者产生之日起进行累计计算。若在时效期限内有未能及时提出诉讼之情形出现,那么将有可能面临法律责任无法被追溯以及索偿权益被剥夺之风险。对于涉及到保险纠纷之事宜,倘若您怀疑自身享有提起相关诉讼之权,最优之策略便是及早寻求律师的专业意见,以便准确掌握适宜你们案件使用的时效期限及应当遵循的法律流程。务必尽量保持对适用于您个人具体情况的法律规定的实时关注,以避免错失提起诉讼的宝贵机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
    2024-04-23
    493人看过
  • 申请补交养老保险有时效限制吗?
    根据《关于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养发【2010】239号),参保人员因各种原因未缴纳养老保险费或有缴费中断情况的,其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男:60周岁内,女:50周岁内,不包括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可以申请补缴。那么,申请补交养老保险受时效限制吗?法律咨询:陈某系某公司员工,该公司为其办理了养老险参保手续。后企业因搬迁及会计更换等原因漏交了陈某的养老保险费,故陈某向社会保险主管部门申请补交。但主管部门认为陈某申请已过法定投诉时效,不予办理。陈某为此咨询该咋办?专家解答: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为了保障员工在企业迟交、少交和不交养老保险费时可以采取的救济手段,只有存在这种情形,员工请求救济时,才会产生诉讼时效的问题。陈某与公司之间没有争议,只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养老保险费的漏交,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应予办理。养老保险补交政策解读:关于未参保单位和
    2023-06-09
    283人看过
  • 未约定担保期间的诉讼时效
    未约定担保期限的,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保证的一般范围(一)主债权的全部。在保证合同中,如无具体的专门约定,应认为是担保主债权全部。(二)利息。利息有法定和约定两种:法定利息,如迟延履行所生之利息(迟延利息),本来就是由主债权派生的,应属保证之列无疑;而约定利息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利息,虽也是从属于主债权的,但只有在保证合中加以约定的,才可计入保证担保的范围,当然,如约定利息显失公平或法律有专门限定的,则应作适当调整或依法定利息执行。(三)违
    2023-05-06
    53人看过
  • 拆迁补偿合同的诉讼时效和交纳时间解析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六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2023-07-06
    281人看过
  • 起诉补交社保时效
    社保补缴诉讼时效是一年。因为“申诉补交养老保险的诉讼”属于劳动纠纷的民事案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拖欠工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怎么算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二、工伤赔偿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久?工伤赔偿争议的仲裁时效是1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
    2023-06-20
    119人看过
  • 补工资差额有诉讼时效吗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有诉讼时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诉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而劳动关系终止的,则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一、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有哪些(一)主体范围不同劳动关系主体一方只能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只能是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上述用人单位的分支机构。雇佣关系凡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均可形成雇佣关系,雇佣他人的称之为雇主,被雇佣者称之为雇员。(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领导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雇佣关系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没有隶属性。雇佣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不管是雇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及履行,均是平等的,没有管
    2023-02-23
    103人看过
  • 强制保险中保险公司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多久?
    对于投保交强险等强制保险的情况,被保险人有相应的责任的,保险公司全额赔付后有追偿权。不过,即使确定了保险公司的追偿权,但是保险公司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行使,即有一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一旦错过诉讼时效,那么跟普通的诉讼一样,将要承担败诉的风险。事实上保险公司享有追偿权需先满足以下的条件:1、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对侵权人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也就是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有相应的过错。2、保险公司对受害人已实际赔付保险金,一般在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后才会有追偿权的问题,如果被保险人直接赔付给受害人的话,那么也就没有追偿权可言。3、仅限于以下的法定的三种情形:(1)驾驶人还没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比如还在参加驾驶证资格考试;(2)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3)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4、追偿权的金额以实际给付的赔偿金额为限,保险公司不能以被保险人的过错主张其他
    2023-04-30
    347人看过
  • 起诉后未交诉讼费能否中断诉讼时效
    起诉后未交诉讼费能中断诉讼时效。起诉后未交费,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如后续法院不再送达相关材料给被告,则未达到“向对方主张权利”的中断诉讼时效后果,因未缴纳诉讼费,也不属于积极“提起诉讼”的行为,权利人怠于主张权利,不能中断诉讼时效。建议当事人应根据诉讼材料副本法院是否已经送到对方手里来判断诉讼时效是否中断。一、借款超过三年时效能起诉吗借款超过三年时效能起诉。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2、即使已经过了3年的诉讼时效也是可以起诉的,因为已过诉讼时效只是意味着对方可以以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但是如果对方并未提出抗辩的是有可能胜诉的。借款超过三年时效的处理方法如下: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
    2023-04-03
    422人看过
  • 离婚未分割的房子有诉讼时效吗
    律师解答:有。有诉讼时效。1、当事人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2、夫妻双方进行离婚后,一方发现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进行分割的,起诉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再次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4-05-07
    248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间内补借条有效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之内补充签订借款合同被视为具备与正式发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同样的法律效应,即构成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换言之,在诉讼时效期间之内,通过补充签署借款合同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是完全合法且有效的,并且能够促使诉讼时效期间得以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24-08-10
    256人看过
  • 保险诈骗罪诉讼时效
    行为人具备以下行为方式之一,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2023-03-10
    54人看过
  • 工程费用未付有诉讼时效吗?
    工程费用未付有诉讼时效。对于工程款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了,很多时候工程竣工了所以需要支付工程款,但是有的公司迟迟不支付,那么工程费用未付有诉讼时效吗?施I单位追讨工程款是有时效限制的,追讨工程款的时效一般是三年,从施工单位知道I程款被拖欠开始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5-10
    138人看过
  • 农民征地补偿款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有法律时效。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土地承包收益是否包括征地补偿款征收土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土地补偿费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根据安置情况而定,不需要安置的村民给予货币补助,有安置单位的安置补助费拨到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个人获得的补偿费不是承包收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7-03
    162人看过
  • 离婚时房产未析产,有诉讼时效吗
    有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一、财产侵权起诉时效是多久因财产侵权引起的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民事诉讼时效,指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根据法律规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二、起诉合同未成立有诉讼时效吗有的,起诉合同未成立有诉讼时效为三年。即使合同未成立,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也属于一般民事纠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不动产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
    2023-06-22
    34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保险公司可以追偿保险吗,诉讼时效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9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由于追偿权是一种普通的民事权利,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工伤保险诉讼时效是多久,工伤保险诉讼时效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1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30日,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一年。 2、更是资格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按劳动争议处理,按《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和《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对人社局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对社会保险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
    • 交通事故保险两年未诉讼时效是什么的呢?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6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这几无大家解答了交通事故保险两年未诉讼时效这个问题。
    • 申请补交养老保险是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11
      1、申请补交养老保险受诉讼时效限制。 2、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为了保障员工在企业迟交、少交和不交养老保险费时可以采取的救济手段,只有存在这种情形,员工请求救济时,才会产生诉讼时效的问题。
    • 未缴社保诉讼时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1
      以下是社保问题缴费诉讼时效的答案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规定: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从该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