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
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没有造成不会构成犯罪。
一、过失犯罪受到什么处罚
过失犯罪受的处罚是:法律有规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按照具体所犯罪名进行处罚,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
二、醉酒驾车是属于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如下: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
如何区分过失渎职犯罪与工作失误?
119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意外事故如何区分
332人看过
-
如何区分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
351人看过
-
分数过高的被告人如何被判无罪?
307人看过
-
弹弓打狗致邻居失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如何区分
99人看过
-
如何证明自己只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何区别?
193人看过
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 更多>
-
如何区分是否是过失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9过失犯罪的判断标准是否属于过失犯罪应当要坚持合理信赖原则、被允许的危险的法理、监督过失等。在合理信赖被害人或第三者将采取适当行为时,如果由于被害人或第三者采取不适当的行为而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对此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有的行为存在危险性,但该行为属于社会允许的范围。
-
如何区分过失犯罪中的特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23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特征在于: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
-
什么是过失犯罪,如何区分犯罪的种类?犯罪未遂与过失犯罪如何认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
-
如何区分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1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
如何区分过失爆炸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7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 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二)爆炸危害到公共安全 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三)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必须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