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纠纷仲裁调解书能否起诉
劳动争议申请调解,协商一致出具调解书后,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的,另一方应该申请劳动仲裁,而不是提起劳动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二、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处理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通过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的途径解决,具体程序如下:
1、双方协商。
2、调解。
可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更省时。
3、仲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法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双方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
4、起诉。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的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劳动争议。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调解的,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达成调解协议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而不是提起劳动诉讼。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467人看过
-
劳动争议能否调解,劳动仲裁是否可以
327人看过
-
劳动纠纷能否约定仲裁法院,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405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案前调解庭两个月调解60起纠纷
315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怎样起诉仲裁不出裁决?
407人看过
-
有关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代理词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420人看过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
劳动争议调解书能不能跟仲裁书一起起诉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01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不能再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对于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十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反悔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
仲裁能否起诉劳动争议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2先仲裁才能起诉的劳动争议有: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
-
劳动仲裁申请书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的起诉期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4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是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时间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举证期限规范了证据提交的程序要求,能够起到规范案件审理的作用,防止和减少“证据突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
-
劳动争议仲裁在线调解便民,劳动争议仲裁在线调解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5《劳动争议仲裁法》第12条至第14条对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二、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三、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
-
劳动人事调解争议仲裁仲裁法能否有效,劳动仲裁法规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亮点如下: 1、延长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 2、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 3、仲裁管辖体现了合同履行地优先的原则; 4、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5、减轻了当事人经济负担; 6、减轻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加重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