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人的遗忘物拿走有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但行为人应达到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才会构成犯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遗忘物与遗失物有什么区别
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如下:
1、遗忘物是遗忘人有意识地把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个地方,因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控的财物。遗失物意外地将某物丢失在某处,甚至脱离自己的控制;
2、我国刑法只规定侵占遗忘物,不规定侵占遗失物。即侵占罪只能是侵占遗忘物,拒绝归还遗失物的,只能追究其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
遗忘物遗失物盗窃侵占是否都能够成犯罪
376人看过
-
遗失物被盗窃后,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盗窃罪?
156人看过
-
拿走别人的遗忘物盗窃罪是否成立
227人看过
-
盗走遗忘物是犯盗窃罪么
70人看过
-
偷窃遗忘物是否认定为盗窃
401人看过
-
遗忘物的归还是否涉嫌盗窃罪?
355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盗取遗忘物法律构成盗窃罪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06主观上有侵占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在盗窃罪范围内,主客观不统一。因此不能定盗窃罪。而盗窃行为完全可以评价为侵占行为。主观上有侵占的故意,客观上有盗窃行为,在侵占罪范围内重合且一致。因此应当定为侵占罪。
-
盗窃遗忘物能否要回?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3法律意义上归还遗忘物不一定是盗窃。法律上规定,法律意义上的归还遗忘物不一定是盗窃,可能是盗窃,也可能是侵占,具体还要根据案件情况确定。盗窃罪是盗窃文物或者盗窃金融机构;侵占是非法占有他人委托保管的财务。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
-
车被盗盗窃车辆是否是遗忘物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5遗忘物是侵占罪特有的犯罪对象,是指本应携带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财物,所有人主观上应认识到自己将财物遗忘,并失去了对该财物的控制。要确定本案车辆是否是遗忘物,首先,应从被害人的主观认识分析。你将车停在住所附近的公路上,因情绪高涨等特殊原因,未拔钥匙,并未实际失去对车的控制。且从第二天发现车辆被盗即报案看,你主观上并非将该车遗忘。同时,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财物,很难成为遗忘之“物”,所以,你忘记拔钥匙的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