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故意伤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可以分别在下列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量刑起点为六个月至一年半有期徒刑。可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轻伤伤残等级增加或减少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2)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量刑起点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可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重伤伤残等级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可根据手段的残忍程度和严重残疾的等级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可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2)每增加一人轻伤,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3)每增加一人重伤,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4)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的,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每增加一级严重残疾的,可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每增加一级特别严重残疾的,可以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带有黑社会性质或地方恶势力性质的;
(2)伤害对象为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
(3)持枪支、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凶器伤害他人的;
(4)因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活动而故意伤害犯罪的;
(5)有赔偿能力而拒不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4、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2)因激情、义愤故意伤害犯罪的。
故意伤害罪属于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只要是行为人实施了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轻伤以及以上的后果的时候,就会被予以刑事处罚,但是如果是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后果的,行为人就不会被予以刑事处罚,只会被予以治安处罚。
-
未成年故意伤害怎么处罚,怎样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495人看过
-
犯罪未遂应怎么处罚是正确的
365人看过
-
高空坠物未造成伤害处罚是怎样的?
59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处罚不合理,是怎么处罚未成年的?
69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判好多年,怎样处罚故意伤害罪
483人看过
-
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有何处罚
285人看过
-
犯罪未遂应怎么处罚是正确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1犯罪未遂正确的处罚方式是比较既遂犯的法定标准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如果是犯罪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能得逞,此时对犯罪行为人予以处罚的话,可以比较既遂犯的标准来确定基础刑。
-
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如何处罚?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如何处罚? 《刑法》第234条明文规定了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是指被告人实施故意伤害他人行为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我国《刑法》第1
-
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的正确处罚是怎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21、对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处罚是:行为人构成刑事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具有司法职权的国家司法工作人员,持此之外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此罪,但是可以两者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司法工作人员拘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
-
未成年故意伤害未成年人罪犯处罚如何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未成年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怎么处罚, 未成年故意伤害他人怎么处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0未成年,具体年龄是多大? 如果满16周岁,应承担相应责任,但应减轻处罚。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抚慰金等。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事后是否积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