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行为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其处分的客体是权利。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包括契约(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及单独行为(如所有权的抛弃)。
类型
处分行为分为物权行为与准物权行为两类。物权行为是直接变动物权效果的行为,如让与物权、抛弃物权、认定抵押或质权等;准物权行为是直接变动物权以外支配型权认定、移转或消灭效果的处分行为,例如认定采矿权、渔业权等。
民法上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区别
1、法律效果不同。处分行为发生使相对人取得权利的法律效果,而负担行为的效力则在于使行为人承担给付义务。
2、处分行为以行为人具有处分权为生效要件,负担行为则不需要行为人具备处分权。
3、处分行为适用标的物特定化原则,即处分行为的标的物必须是特定的。负担行为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4、处分行为适用公示原则,负担行为没有这一要求。
物权行为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物权行为是与债权行为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一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为目的,以交付或登记为要件的法律行为。在德国民法中,任何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等行为中,都会包含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以买卖合同为例,买卖关系的成立,产生债权法上的请求权,产生债权关系,即请求权与被请求权的关系,但并没有产生物权变动的结果。因为还要有一个排它性的意思表示,在于用交付行为来证实这一意思表示之存在。根据这一意思表示,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物权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主要的原则:
1、区分原则,又称分离原则,它是指权利主体承担的移转标的物的行为与完成物权的各种变动的行为是两个独立的行为,前者为原因行为,后者为物权行为,两个行为各有其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是两个相互分离的法律事实。
2、抽象原则,又称为无因性原则,指物权行为的效力和结果不依靠于原因行为而独立,既原因行为的无效和撤消不能导致物权行为的当然无效和撤消,物权行为从原因行为中抽象出来,其构成要件与生效要件上有自己的特点。
3、物权变更的形式主义,也称公示要件主义原则,是指当事人之间关于物权变动的合意并不能直接引起物权的变动,需要有一个具有公示性的行为来表达或者说是来记载这一物的合意,而且,该公示行为不仅应该具有物权的一般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更应该具有表示该物的合意成立的效力,假如没有该公示行为,物的合意不能成立,物权的设立、变更和废止即为无效。
-
非法处分行为的法律制裁
443人看过
-
猥亵行为在法律上的解释是什么?
162人看过
-
法律上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
458人看过
-
咸猪手在法律上是一种什么行为,咸猪手行为怎么处罚
358人看过
-
什么是财产处分行为
55人看过
-
法律上招摇撞骗是指什么行为?
326人看过
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是指通过一定的事实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如消费、加工、改造、毁损等。 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改变物的权利状态。如转让、租借等。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 更多>
-
什么是处分行为?处分行为的客体是什么?处分行为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处分行为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其处分的客体是权利。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包括契约(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及单独行为(如所有权的抛弃)。 处分和处分行为的内涵处分作为民法上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指权利人对物或权利加以变更或消灭,使其形态加以改变,如把木材加工成桌椅;法律上的处分是指通过法律行为,改变所有物的法律状态,如租借
-
法律上的法律对行为减轻处罚规定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20自动投案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都可以减轻相应的处罚,这种情况属于自首行为,犯罪以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说明自己犯罪行为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经司法机构批准,是可以不予处罚的。
-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5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种。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
什么是法律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1(1)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根据意思表示内容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也就是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就不是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建立需要两个或几个意思表示;实际法律行为的建立,除了意思表示,还需要交付标的物。 (3)单方面,诺成性法律行为的建立等于法律行为。
-
卖油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处罚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5卖石油被抓如果没有取得经营许可法律上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