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中国司法的现状和未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21:51:51 404 人看过

中国是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

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应该说这一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冤狱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如果以被害者的角度考量,若是罪证不足,又万一加上犯人拥有较大影响势力,能成功影响较不健全与独立的警察、检察或司法程序,无论受害者是否即为弱势族群,很有可能因此导向案件久悬不决,甚至是对加害者做出有利的判决。

在人民法院依法确定被告人有罪之前,任何人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人对待,此条为无罪推定原则的关键性内容,受刑事追究的人,即使其犯罪事实已相当清楚,证据已足够充分,即使其民愤极大,即使高层已有明确指示,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从法律上仍不能确定其有罪,因而不能将其作为有罪的人对待。

无罪推定由谁

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与有罪类推相对应),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9: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无罪推定与罪错推定是怎样的
    但对我国修正后刑事诉讼法是否已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学者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其理由在于:《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一项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而我国刑诉法中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国际人权保障准则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无疑在内涵上还有一些差距,即我国刑诉法规定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不能当作有罪看待,而联合国确立的无罪推定则是在确认其有罪之前应当作无罪的人看待。个人认为,我国修正后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应当说是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至于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应当承认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非性质上的偏离。无罪推定既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重要的法治社会的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已经融入现代法治观念当中,不仅在刑事诉讼中发挥作用,在其他领域,诸如在新闻媒介对有些案件的披露和报道中以及公众舆论对某些时间的反映中都发挥着作用
    2023-06-11
    468人看过
  • 法律定罪无罪还是有罪推定?
    一、法律定罪无罪还是有罪推定?无罪推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没经人民检察院依规裁定,对所有人都不可明确犯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最终阐述后,法官公布休庭,仲裁庭开展评定,依据早已查清的客观事实、直接证据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各自作出下列裁定:(一)案子证据确凿,直接证据的确、充足,根据法律法规评定被告犯法的,理应做出犯法裁定;(二)根据法律法规评定被告没罪的,理应作出无罪判决;(三)无证据,不可以评定被告犯法的,理应做出无证据、控告的违法犯罪不可以创立的无罪判决。二、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能判断有罪。但是它只是有限的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精神而已。因为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应视为无罪,而规定是说在确认有罪之前不能当成有罪。实际上,这是一种含糊的说法,表现了一种存疑的态度。这于逻辑似乎说不通。三、无罪推定的法律规定是什么?首
    2023-04-20
    153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现况分析
    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是指任何人在法院没有以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犯罪以前,不得认为有罪或者应推定其无罪。(1)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无罪推定原则上体现的矛盾首先,《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与其他有些条款存在冲突。例如,只有人民法院享有统一的定罪权,其他任何机关、单位均无权确定任何人有罪。因此与《刑事诉讼法》第12条第二款规定检察院做出不予以处罚的决定的前提条件是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但毕竟已经构成犯罪,无论在内容或是形式上都是一种有罪认定,因此与12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享有统一定罪权相抵触,是对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权的一种侵犯。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利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和口供的效力。《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对以这些方法收集的证据是否可以使用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有些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允许使用非法手段所获得的证据。这无疑
    2023-06-11
    269人看过
  • 什么是有罪推定?有罪推定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一、关于有罪推定是什么意思?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实行欧陆法系(大陆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证据是认定犯罪能否成立的唯一根据,因此对证据的审查和辨别,是整个审判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被告人可以不回答,也没有义务自证其罪。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的真实性,那么只能根据“宁可放走一千个罪犯,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司法原则,宣告被告人犯罪不能成立。二、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
    2023-02-19
    290人看过
  • 无罪推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自证其罪的做法较为普遍。侦查、检察及司法机关往往先入为主,当然地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门三分罪,把证明无罪的责任强加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承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无罪,就被视为有罪。在案件的侦查和审理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权保持沉默。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司法政策被当成有些司法人员办理刑事案件的法宝。在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指导下,犯罪嫌疑人不管有罪还是无罪,其作有罪供述似乎都是其应尽的义务。以佘祥林案[4]为例,他曾在一份申诉材料中陈述:当时我已被残忍体罚毒打了十天十夜,精神麻木,早已经处于昏睡状态,且全身伤痕累累,根本无法行走站立,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尽快的休息一会儿,只要能让我休息一下,无论他们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毫不犹豫得顺应。这种违背人的生理规律、强制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的做法,犯罪嫌疑人怎么能不招呢?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未经法院依法判决
    2023-04-22
    406人看过
  • 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的区别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条文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无罪推定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推定,无须基础事实即可证明无罪这一推定事实的存在。换言之,证明被告犯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任何受刑事控告者,在被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推定无罪。什么是无罪推定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未经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检察院起诉被告人犯罪事实和证据,应当做出无罪排除的行为。《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2023-08-18
    398人看过
  •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原则分析
    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为实体法;而无罪推定原则所依据的是刑诉法,为程序法。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1)法律主义即罪刑法定中的“法”只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2)禁止习惯法,但习惯法可以成为酌定量刑的理由。(3)禁止事后法,注意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4)禁止类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扩大解释。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禁止类推解释,既针对司法机关,也针对立法机关,换言之立法机关也不能进行类推解释。(5)禁止绝对不定刑及绝对不定期刑。(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7)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8)明确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
    2023-07-19
    242人看过
  • 无罪推定由谁
    刑事诉讼法
    一、无罪推定由谁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与有罪类推相对应),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二、无罪推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被追诉者在被起诉前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被起诉后则处于被告人的地位,从而避免将其视为有罪者、人犯或罪犯。(二)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公诉人负有提出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义务。(三)疑罪从无,即公诉人不能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被告人的罪行,法庭经过庭审和补充性调查也不能查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实,那么就只能判定被告人无罪。三、无罪推定原则性质特点与国外通行的无罪推定相比较,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中国刑事诉讼的实
    2023-04-22
    478人看过
  • 疑罪从无推定
    刑事审判制度
    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面向外国驻华使节的开放活动,16个国家的驻华使馆派出使节参观法院并旁听案件庭审。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其间谈到近日备受媒体关注的念斌案时说,此案的处理,彰显了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在坚持疑罪从无的理念。大多数人对此案的态度与念斌的律师相同,认为司法的最终判决体现了疑罪从无的现代司法原则,但是包括受害人家属在内的一些人却对一个问题始终无法释怀——念斌不是凶手,那么谁是凶手?然而,这个问题该由法院来回答吗?与赵作海案、张氏叔侄案相比,念斌案没有真凶出现,没有板上钉钉地证明被告人无辜的实物证据。可是,试问:既然经过三番五次的庭审,控方一直拿不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充足证据,那么,法院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判决被告人无罪呢?这一看似简单明了的法律逻辑,却恰恰是一些人困惑的症结所在:控方没有足够证据的案件,法院就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么?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发现无辜证据的案件予以平反
    2023-04-22
    436人看过
  •  判断有罪与无罪:有罪推定与疑罪从无的司法实践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无论犯下何种罪行,都应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然而,这一原则往往隐藏在某些观念和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易被察觉的规则或形式。无罪推定原则是种唯主义,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形成的种思维定势。无罪推定这一原则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无论犯下何种罪行,都应被视为无罪。换句话说,只要没有经过法律审判,就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犯有罪行。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被告所指控的罪,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罪。,有罪推定往往隐藏在
    2023-08-19
    78人看过
  • 有罪推定的不同表现形式
    有罪推定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形成消极的舆论引导。二是在司法机关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与否以前,公权力机关侵害被追诉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形成有罪预断乃至作出有罪处理。有罪推定罪名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大陆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证据是认定犯罪能否成立的唯一根据,因此对证据的审查和辨别,是整个审判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被告人可以不回答,也没有义务自证其罪。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
    2023-07-08
    354人看过
  • 哪些国家是有罪推定
    无罪推定是指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之前,被告人被推定为无罪,也就是罪疑从无。有罪推定正好相反,你起诉一个被告人,就首先认定他是有罪的,由他来举证证明自己是无罪的。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是无罪推定吧,中国过去是有罪推定,但现在也是无罪推定,不过,这都是理论上的,实践当中有罪推定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一、有罪推定什么意思1、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实行欧陆法系(大陆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2、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证据是认定犯罪能否成立的唯一根据,因此对证据的审查和辨别,是整个审判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被告人可以不回答,也没有义务
    2023-06-22
    198人看过
  • 有罪推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有罪推定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用在欧陆法系的国家及地区。有罪推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有罪推定往往隐藏在一些观念与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易被察觉的规则或形式。有罪推定原则有罪推定原则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实行欧陆法系(大陆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023-07-08
    103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中是怎么规定的?
    一、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中是怎么规定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能判断有罪。”但是它只是有限的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精神而已。因为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应视为无罪,而第12条的规定是说在确认有罪之前不能当成有罪。实际上,这是一种含糊的说法,表现了一种存疑的态度。即不能确定你有罪但又不承认你无罪。这于逻辑似乎说不通。如果说真正的无罪推定是对或是或非的一种确认,那么第12条却是对或是或非问题的一种回避。总的来说,我国仍未确定真正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二、造成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无罪推定原则持犹豫态度的原因有哪些?首先,由于我国的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是保障国家安全、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为主要目的的。故维护社会正常、安全的秩序便成为我国刑诉法追求的重要价值。这种法的价值观使中国的法文化中缺少一种普遍的宽容精神。于是立法者总是从严厉打击犯罪的角度出发来确定
    2023-05-02
    23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标准?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3
      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大多为实行欧陆法系(大陆法)国家及地区。“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证据是认定犯罪能否成立的唯一根据,因此对证
    • 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的区别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29
      一是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形成消极的舆论引导; 二是在司法机关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与否以前(具体是指在缺乏证实犯罪事实和犯罪情节的情况下),公权力机关侵害被追诉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形成有罪预断乃至作出有罪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有罪推定往
    • 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都有什么区别
      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14
      1、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形成消极的舆论引导; 2、在司法机关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与否以前,公权’力机关侵害被追诉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形成有罪预断乃至作出有罪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有罪推定往往隐藏在一些观念与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
    • 想问一下什么是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9-26
      一切犯罪行为必须依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由人民法院专属定罪。 首先,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
    • 推定无罪原则无罪推定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6
      无罪推定原则也可以称为无罪类推(对应有罪类推),简单来说就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或判决有罪之前,都应视为无罪。无罪推定强调被告人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审判中不能证明有罪的,应当推定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