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分居可以不支付孩子抚养费吗
夫妻分居不一定可以不支付孩子抚养费的,分居期间双方都同意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需要支付抚养费的,那就可以不支付抚养费。如果没有此约定,那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不支付的,孩子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起诉要抚养费的标准是什么
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对于无收入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须经双方同意)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
三、抚养费包含哪些方面
抚养费包含的方面有日常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就生活费而言,抚养费以必要为限。孩子购买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费用、外出旅游的费用、购买商业保险的费用等,并非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父母可以拒绝支付。
-
分居要支付孩子抚养费吗?不支付可以吗?
348人看过
-
分居期间,非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可以不支付抚养费吗
422人看过
-
夫妻分居未离婚,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吗
300人看过
-
不离婚是否可以要求丈夫支付孩子抚养费
183人看过
-
孩子不给看是否可以不支付抚养费?
150人看过
-
夫妻分居期间如何给付小孩抚养费
425人看过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 更多>
-
夫妻分居孩子抚养费按月付还是年付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23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3、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即使达成上述孩子抚养协议,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4、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
-
一直不在一起生活,夫妻分居不支付孩子抚养费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2夫妻一方在离婚前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的,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不管父母是否离婚,对于未成年子女都抚养抚养教育的义务,这既是人伦规范,也是我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在夫妻双方分居期间,一方直接抚养孩子,另一方对于孩子的抚养义务就体现在其支付抚养费上,因此不直接带孩子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律师提醒,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
-
分居一年前夫不向孩子支付抚养费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5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法院进入强制程序时,一般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执行工作规定》第十九条:对已发生法律效率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可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
-
夫妻分居期间子女可否要求一方支付抚养费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15分居期间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子女的抚养费,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会因为夫妻分居而中断,在分居期间仍应当尽抚养义务,支付抚养费的数额和方式以及支付的时间由夫妻双方协商解决。
-
夫妻分居期间孩子可以拿多少抚养费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30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