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年多后突然遭遇解雇,日立数据系统(中国)公司员工张女士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日立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近日,该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女士的诉讼请求缺乏法律依据,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据悉,这是自今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后,北京法院系统判决的首例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案。
记者今天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半年多来,随着各地法院审理的劳动合同争议案件在数量上的增加,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一些新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在人们面前。
截至7月29日,朝阳区法院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26件,较去年同期的885件新增941件,增长率高达106%。据我院近期的专题调研显示,劳动争议类案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此类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这在全国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赵艳群告诉记者。
劳动争议案件之所以呈现出高发态势,首先是由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这对于长期积累的劳动争议案件有一个释放作用。赵艳群说。
他举例说,对于劳动者档案移转和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问题,在两部法律实施以前,法院在受理上有所限制。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则明确了用人单位的后劳动合同义务,即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三十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据透露,劳动争议案件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的陆续涌现。如在诉讼主体方面,出现了律师起诉律师事务所讨要工资的案件,以清算组为被申诉人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在争议的类型方面,出现了劳动者起诉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案件、患有乙肝疾病的劳动者起诉要求排除就业歧视案和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要求单位支付双倍赔偿金等案件。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招用劳动者、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等,这些新的用工主体和形式被纳入劳动合同法加以规范,既有利于规范相关劳动关系也有利于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赵艳群说,上述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的陆续涌现就是由于劳动合同的主体范围扩大和劳动者权利保护范围扩大等所带来的重大变化。
据记者了解,群体性纠纷和因单方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引发的赔偿纠纷也在不断增多。今年1月至6月,朝阳区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40%,其中多数为劳动者集体起诉用人单位要求支付多年加班费的案件,此类案件双方矛盾尖锐,调解难度大。同时,受新法中有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的影响,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增多,由此引发的索赔补偿金案件也明显增多,在随机抽查中显示此类案件占了近五分之一。
据分析,群体性纠纷案件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新法实施前后包括媒体在内的广泛宣传让劳动者充分了解了新法对劳动者有利的地方,增强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群体性纠纷的利益相关性和利益诉求上的共同性,使得他们更愿意提起群体性纠纷诉讼。
记者注意到,同以往的较多单一诉求不同,今年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较多案件涉及到劳动者的多项诉求。如索要加班工资的案件中同时附有要求用人单位给付迟付工资之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要求撤销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决定的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给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开具离职证明、返还扣押证件等请求。
诉求的复杂化导致案件审理难度加大,审判周期延长。赵艳群认为,劳动者诉求上呈现出的多元化特点,急需法院对该类型案件配备专门的审判力量,以提高审判的效率和质量。
-
力法官详解案件新特点
418人看过
-
劳动仲裁案井喷考量新法
226人看过
-
解劳动争议案井喷之急不必等增编
128人看过
-
法官详解涉及90后劳动争议案
497人看过
-
最高法院出台指导意见应对劳动争议案件“井喷”
438人看过
-
沪上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井喷"同比增长119.1%
485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劳动争议案件证据的特点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3需要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和民事诉讼的其他证据。 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有: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想了解劳动争议案件时效的详细情况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对劳动争议案件时效作了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
-
劳动争议管辖法规案件怎么解决,希望得到详细解答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1、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是一致的,特殊情况也不一致,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劳动者有选择权;用人单位在广州,履行地在济南,若仅以用人单位所在地管辖,对
-
省高院法官,劳动争议变更为国家人事管理案件的权力,如何解决争议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7省高院法官,省检察院并没有将劳动争议变更为国家人事管理案件的权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
-
劳动纠纷案件劳动法最新解释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8我觉得您的问题很多,有些都是一些基础性、程度性的问题。现在程序已到这个程度,即使你明白这些程序上的事,对案件的处理也不一定有多大帮助。自己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1、劳动案件政策性也很强,同样的案件,各地的政策可能都不一样。不是光看法条就能解决的,更要看当地政策是如何处理的。而这些政策通常专业劳动律师都会掌握。比如,南京未签合同双倍工资问题,08年仲裁法院都受理,09年至11年不受理,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