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下岗职工虽没有直接的经济补偿,但也是有间接的补偿。
1、提前退休
对于部分下岗职工可以提前退休算是补偿的一种,提前退休可以更早享受养老待遇,更早参与每年的养老金调整。
2、促进灵活就业
下岗职工经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部分地市有要求缴交)之后,可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一、灵活就业人员银行代扣怎么办理
灵活就业人员银行代扣办理如下:
1、灵活就业人员凭市区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出具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及缴费情况表和当事人人居民身份证,到自主选定的委托扣缴银行任意营业网点办理社会保险费委托扣缴手续,签订《代理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委托书(协议),并开立个人活期结算账户作为指定委托扣缴账户,原已与该银行签订社会保险费委托扣缴协议且未解除委托的,无需重新签订;
2、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根据其在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确定的缴费险种及其对应缴费标准,于每月25日前在指定委托扣缴账户中存入足够扣缴的金额,由委托扣缴银行按月代为扣缴,同时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先扣缴医疗保险费、后扣缴养老保险费的顺序进行扣款。
根据相关规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后,视同其缴纳同期生育保险费。
属于灵活就业人员有如下:
1、城镇个体工商户;
2、自由职业者;
3、原已参保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从事自由职业、个体工商户的,按城镇个体工商户参保规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4、无骨固定工作、未再就业的原已参保人员(失业保险和低保等人员除外)。
二、灵活就业的社保怎么办
对于灵活就业的人来说,办理社办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工作特性,灵活就业人员只有个人去当地社保局进行社保缴纳,若是具备《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在经过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并加入了社保,便可以领取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当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养老保险后到达退休年龄时其养老金的计算标准与普通职工相同。
-
下岗职工在劳动法中的补偿规定
1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对裁员有哪些规定?下岗职工能得到补偿吗
477人看过
-
下岗职工补偿金计算办法
281人看过
-
下岗职工买断工龄补偿
427人看过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职工下岗补偿标准
470人看过
-
下岗职工法律援助有补偿吗
158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集体企业拆迁对下岗职工的补偿标准是什么,对下岗职工有哪些补偿标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3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企业拆迁对下岗职工补偿标准如下: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
-
职工下岗解除劳动合同补办证明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51.职工下岗解除合同补办证明只要员工到单位要求单位开具即可,法#律规定,员工在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单位应该开具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给员工。 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
-
买断下岗职工怎么补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31请问您前两年买断下岗时双方怎么约定,厂里一般应及时更办档案,您现在具体的诉求是补交社保,并办理正确的档案是么?建议您先保存证明您劳动关系的一些证据材料,比如交社保的信息,工资信息,厂里沟通的相关证据材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白天来电)这边会根据情况帮助您妥善处理,避免您造成更大的损失。
-
下岗职工享受补偿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7你不能享受“在本单位满一年补一个月的工资”的待遇。但是可以要求在2010年之前的八小时之外的工作应该补偿给你们。 与原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下岗、内退职工,自行到另一单位从事有偿劳动、接受管理的,应认定双方形成了非典型性劳动关系。双方有关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工伤保险的争议,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但劳动者要求与该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办理社会保险的,
-
职员下岗期间劳动法对降薪的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8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关于降职降薪的相关规定,因为其立法本意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向于保护劳动者。 2.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由用人单位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