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借贷行为的法律责任
非法借贷行为的法律责任:非法借贷构成犯罪的,在我国刑法中被规定为非法放贷罪。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起诉标准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人员违反法律和相关法规发放贷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起诉:
1.个人非法发放贷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
2.单位非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和相关法规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万元到十万元罚款;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款。
本罪立案标准第一项规定,非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00元以上的个人,依法追究。
所谓的非法贷款是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权力,并向关联方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
本罪立案标准第二项规定:单位非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所以因债权转让产生纠纷,债权人向法院主张债权请求权的,从债务约定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间借贷需要坐牢吗
民间借贷法院一般不会判刑。民间借贷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判刑属于刑事处罚,民间借贷不用承受刑事处罚。民间借贷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支付令,或者起诉,还可以在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非法借贷责任与法律惩处
254人看过
-
非法所得量刑指南:明确非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81人看过
-
法律行为与责任
462人看过
-
重婚行为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73人看过
-
非法借贷算什么罪行为
435人看过
-
律师的高危行为及法律责任
90人看过
-
什么是借贷公款行为?借贷行为与挪用公款、借贷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借贷公款行为,是指单位负责人或经管财务人员,批准、决定将公款借贷给个人使用的行为。借贷,实际上就是放贷,是一种金融信贷行为。根据我国财经金融管理规定,非金融部门未经国家批准是不能进行信贷活动的。借贷行为违反了财经管理制度,因而具有行政违法性。但是,我国并未设立借贷公款罪,借贷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法律没有规定。所以,将借贷行为归为挪用,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借贷行为和挪用行为,都系与职务相关的行为
-
借贷合同的非法行为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07借贷合同的非法情形有以下几种:通过借贷进行非法活动;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高利转贷行为;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民间借贷的法律哪些行为为违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24民间借贷哪下列行为犯法: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
非法行医罪如何认定,非法行医罪的法律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9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种情形有: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司法解释还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
贷款担保人的行为有什么法律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3借款担保人的责任如下; 第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