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要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几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1、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
2、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肇事逃逸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怎么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22人看过
-
杀人致死有期徒刑能判多长时间
212人看过
-
发生重大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处多少年有期徒刑,发生重大事故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
109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和致人死亡后逃逸量刑有何不同
199人看过
-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长时间,酒驾肇事逃逸量刑标准
224人看过
-
醉驾致人死亡逃逸,自首会被判多长的刑期
14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因逃逸致人死亡处多少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8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点: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点: 1、逃逸是指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的逃逸,如果离开现场向公安机关自首等不是为了逃避制裁的,不是逃逸。 2、必须是因为逃逸的原因导致人的死亡
-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关押多长时间判刑的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17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
-
怎么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4-09-28对于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所述的“因逃逸致人死亡”乃指犯罪嫌疑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规避刑事责任而逃离现场,从而致使受害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终死亡的严重情节。 若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进而导致受害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则此类行为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依法予以严惩。
-
致人死亡还逃逸了,死亡逃逸判多长时间和没死的区别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5一般来说,交通肇事时致一人死亡的即构成交通肇事罪。按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譬如: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到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两人死亡而且逃逸的不属于“情节较轻”的,应当在3到7年之间量刑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多少年有期徒刑, 受害人死亡的如何要求精神赔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0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上述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医疗费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