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公务人员属于国家公民,对其造成侮辱诽谤带来的后果与普通民众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职人员欠钱被起诉后果是什么
公职人员欠钱被起诉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同时因为其受到了刑事处罚,会被开除公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
国家公职人员造谣诬陷,可否起诉国家公职人员
435人看过
-
公民的民事权益如何进行保护?
221人看过
-
国家可以对某个公民的权利进行限制吗
278人看过
-
公务员法保护公务员的权益
426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352人看过
-
宪法监督权对于维护国家法制和公民权益的意义
24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41.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2.民法典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在此基础上,民法典开宗明义地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可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是我国继承立法的宗旨和出发点,是民法典的首要原则。
-
公诉人对罪轻的辩护可以进行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1-03-05第二百六十二条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第二百六十三条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具有本规则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回本院侦
-
国家公职人员本人是否可以经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1国家有明确规定,公职人员不能经商,否则会受到纪律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未对公务员直系亲属是否可以做生意,提出具体规定。因此,公务员直系亲属,是可以做生意的。
-
公司在进行股权转让时,是否应当对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予以保护?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7是的,这符合关于债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条规定,要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同时该法的第五条规定了公司义务,包括守法的义务、遵守道德的义务、诚信的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公司债权人的被保护地位在公司义务中的阶位如何呢由于公司债权人无法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公司应该在股权和债权同时要求实现时,以公司债权实现为主。同时,履行债务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首要要求,破坏这一规则将引起社会经济交易的
-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可否成为合法公司股东?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8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公司股东能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现任党政领导干部和不担任现任但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工作或兼职,即使按规定批准在企业兼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也不得在企业获得股权。2、党政领导干部退休后,不得设立商业企业,即不得作为营利性公司的股东。3、党政干部辞去公职后三年内,不得在与原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公司持有股权,但可以在原职务管辖业务和管辖区域以外的公司持有股权。4、党政干部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