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故意犯罪形态的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所呈现的状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是中止行为造成的结局。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又有严格的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支持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依据,中止行为本身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1、罪的形态有4种,分完成和不完成状态。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分为完成形态(既遂)与未完成形态。
2、犯罪既遂是指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3、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处罚原则: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处罚原则: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意犯罪的过程是对犯罪在时间、空间上的发展持续所作的描述。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完成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它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
6、故意犯罪的阶段也称为故意犯罪的发展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人为划分的段落。可分为犯意形成阶段、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和行为后阶段等。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一)时间性:发生在犯罪过程中1.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在实行阶段,既可以发生在实行行为尚未终了时,也可以发生在实行行为已经终了后,结果出现前。注意: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实行阶段。2.犯罪不能呈现终局性形态。一旦不能出现预备、未遂、既遂,便不可能出现中止。(二)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结果发生
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关键区分。(三)客观性:要有中止行为。
犯罪中止分为两种:1.行为未实行终了,自动放弃。此时中止行为表现为自动放弃,要求行为人必须真实彻底的放弃犯罪,而非暂时停顿。
注意: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成立中止。2.行为实行终了,有效防止结果发生。此时中止行为表现为采取自动有效防止措施。这种防止措施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足以避免结果发生的性质,二要真诚努力的去完成。(四)有效性
有效性指危害结果没有发生。1.种类:一是行为未实行终了,自动放弃,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二是行为实行终了,自动防止结果发生,危害结果没有发生。2.地位:即使行为人自动放弃或积极努力防止,但结果仍发生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3.危害结果没有发生,是指行为人追求或放任的、行为性质决定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而不是指任何结果都没有发生。
因此,犯罪中止可以分为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的犯罪中止和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犯罪中止。
能与不能,应该以行为人自己的主观认识为标准。只要行为人自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把犯罪进行下去而自动放弃犯罪的,尽管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也应当认为是犯罪中止。3.几种特殊情况的判断:因被害人是自己的熟人而停止(一般视为犯罪中止);因被害人的吓唬而停止(因情况不同而作不同的认定);犯罪过程中因身体疾病而停止(一般认为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是自动放弃)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传授犯罪方法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有独立的法定刑。传授犯罪方法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传授犯罪方法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故意把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是否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则听任自然。
-
犯罪中途中止犯罪是怎样的?
124人看过
-
犯罪中止是否可以被视为犯罪中止
500人看过
-
施行终了有犯罪中止吗
384人看过
-
绑架途中送回人质是犯罪中止吗,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吗
243人看过
-
行为犯的犯罪中止存在吗
441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是否可以中止犯罪行为
232人看过
-
行为犯有犯罪中止吗,行为犯都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犯罪中止适用于行为犯吗 犯罪中止适用于行为犯。因为行为犯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由于犯罪中止行为之前,所有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
犯罪预备终止是意味着中止犯罪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8犯罪预备的终止不是中止,犯罪预备的终止依然处于犯罪预备阶段。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行为,而犯罪预备还没进入着手犯罪阶段,两者属于不同概念。 《刑法》第二十二条 《刑法》第二十四条
-
什么是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9举例说明吧。某甲用枪杀人。第一枪没击中被害人,枪里还有子弹,但是某甲放弃了继续射击,这就属于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这是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没发子弹都可致命)某乙采用投毒的方式杀人。在投放毒药以后,被害人尚未中毒,或者被害人喝下去以后,毒性还没发作,某乙心生怜悯,叫了救护车,避免了被害人的死亡,这就叫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犯罪行为实施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后,才会导致犯罪结果发生)
-
缓刑重新犯罪是中止还是终止,犯罪中止可以用缓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07理论界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不构成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主流观点认为: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而不是执行完毕,也不是赦免,不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
-
行为犯有犯罪中止现象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091、行为犯可以犯罪中止。 2、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所以从开始着手到行为完成之前,行为人放弃犯罪的,属于行为犯的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