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对民事借贷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三)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四)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五)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二、超过诉讼时效如何补救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补救: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债权人可以通过发律师函进行催收,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而不会丧失胜诉权。
三、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处理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的处理办法:
1、债务人按照有关规定签订催收通知,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书,债务人在通知书上签字或者盖章的,视为重新确认原债务,债权债务关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但是,这种解释并没有说明债权重新受到保护的原因。双方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重新确认债务,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3、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只会消除债权的强制执行力,不会丧失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接受债务人的清偿,使债权得到满足。在民间借贷中,如果一方是债务人,要注意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间和还款日期。否则,债务人还款。否则,你必须面临及时向债务人收回债务的风险。
-
欠条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怎么办?欠条诉讼时效的中断
62人看过
-
超过民事诉讼起诉时间证据还有效吗
117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欠款能不能要回
105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履行中断诉讼时效吗?
408人看过
-
借条超过起诉时效多长时间才能退还
152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提起代位权诉讼
267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欠货款有效诉讼时效期、超过诉讼时效能收回来欠款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6二年。过时效则丧失胜诉权《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欠条已经超过两年诉讼时效了,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这类问题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0对于欠条已经超过两年诉讼时效的情形,并不代表债权人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债务偿还纠纷。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
-
-
可以起诉吗? 债权超过诉讼时效能否受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3债务人不能起诉请求法院认定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因为诉讼时效抗辩权不是请求权,不是诉权,不能起诉。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抗辩权是一种防御性而非攻击性的权利。只有权利人行使请求权,义务人才可能对此进行抗辩,否则"对抗"就无从谈起。所以,抗辩权的有效行使权是对请求权效力的一种阻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