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获悉,东莞市于2015年起全面启用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明年1月1日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和2015年1月1日后竣工验收合格进行现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律采用新版《示范文本》。新旧版合同最大的区别是,区分了预售合同和现售合同两个版本,为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有效的合同依据。另外合同取消了买方存、房管部门存、开发企业存等字样。
对有人卖、无人修进行了约定
从内容上看,新版合同文本强化交付具体的条件,增加查验房屋环节,强化了相关设施设备的交付条件。同时,对商品房质量问题进行细化:从商品房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到房屋质量、装饰装修及设备设施,再到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隔声和民用建筑节能措施标准,均予以细化,明确了各项质量标准、处理措施和保修责任。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修改的意义是将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隔声和民用建筑节能措施标准作为合同条款,对商品房建筑环保和能效指标提出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对购房人权益的保障,更能满足购房人现代生活需要。
同时,增加了质量担保条款。预售合同特别约定了如果开发商不承担质量保修义务,必须由另一家单位来承担连带责任,这另一家单位可以是开发商的股东或者关联公司。
强化业主对会所等公有部位所有权
预售资金监管方面,新的预售合同约定了房款应当存入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用于本工程建设。这有利于加强对开发企业使用预售资金用途的监管,让开发企业用钱有章可循,能有效避免烂尾楼、开发企业卷款跑路的现象。明确了合同解除情况下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因出卖人原因解除合同的,应当退还买受人已付全部房款及利息,同时支付违约金。
新合同还增加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强化了依法属于业主共有部位,增加双方对其他配套设施的约定,如会所,规划内的车位等。增加了出卖人对买受人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未经买受人书面同意,不得对外披露买受人信息或者用于本合同之外的其他用途。这有利于有效遏制买受人个人隐私不受披露或者非法使用,最大限度保护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原标题: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开发商须对购房者信息保密
-
东莞推行商品房新版“两书”
496人看过
-
福建明年起实行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解读8大方面
376人看过
-
新版购房合同明年启用
104人看过
-
新《仲裁规则》明年元旦起实施
465人看过
-
3.1起临沂实行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
498人看过
-
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成“利器”
307人看过
合同条款是指双方协商一致后,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条款。合同条款是合同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合同条款体现和表达。合同作为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协议,内容由合同各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独立约定。一般来说,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1... 更多>
-
东莞市共有多少套商品房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132018年东莞商品房交易备案87293套,交易面积约700套.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交易44930套,交易面积约516万平方米。非住宅交易记录43093套,交易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受多种因素影响,2018年住宅交易约5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9017年%。从平均交易面积来看,2018年住宅平均交易面积约为114平方米,首次改善需求比例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许多项目推出了144平方米
-
新版合同中商品房保密是什么意思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9新版商品房合同的保密义务条款毫无疑问是对当下购房者隐私信息被不断滥用和泄露现状的强烈回应,其实购房者信息被泄露的源头很多,有时未必是从开发商处泄露出去的,这就需要开发商高度自律,并且采取今后可举证的方式来切实保障购房客户的信息安全。
-
最新版商品房预售合同丢失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30按照合同丢失的时间,可以对应以下方法来处理: 一、在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 二、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没开始办理银行按揭前,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可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再去做预售登记。 三、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已经办理银
-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实践合同还是诺成合同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19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买卖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可以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 诺成合同指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的合同。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而与合同的成立无关。买卖合同是典型的诺成合同。
-
司法实践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2故意隐瞒相关资质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已经作出了比较完善的规定,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因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不严,出现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取得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但并不实际具备商品房预售法定条件的情形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明明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却哄篇买受人称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明明未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却大张旗鼓地进行工程建设;明明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