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
(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6)、吗啡一百克以上(7)、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五千支以上剂25mg/片规格的一万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五千片以上)(8)、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g/支、片规格的五百支、片以上)(9)、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10)、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11)、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贩卖毒品50克怎么量刑
贩卖毒品50克的量刑问题需要根据具体贩卖毒品的类型进行确定,若是贩卖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贩卖毒品是指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
对毒品滥用者的惩处措施
394人看过
-
马头贩卖毒品的惩戒措施
446人看过
-
毒品非法持有罪的构成条件及其惩罚措施
473人看过
-
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罪的惩罚措施如何划分
388人看过
-
毒品罪既遂标准是什么,毒品犯罪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193人看过
-
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罪的惩罚措施是怎样的
243人看过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
走私高仿商品的惩罚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5-01-05出售高仿商品可能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该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若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则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条规定,若涉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则应予立案追诉: 1.
-
毒品犯罪及法律应对措施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30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
-
强制猥亵犯罪有哪些惩罚措施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4根据法律规定,强制猥亵罪的处罚包括:一般犯罪情节,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危险物品肇事罪有什么惩罚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危险物品肇事罪】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强制服从罪行的惩罚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5-01-20由于胁从犯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参与犯罪活动的,其主观上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或自觉,从客观上来看,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是共同犯罪中对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规定:对于胁从犯,可以减轻或免除其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