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以捐款为饵诈骗投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03:35 74 人看过

韩东晓承诺成立公司向基金会捐款,诈骗公司注册资金近百万元。昨天记者获悉,市一中院以诈骗罪判处韩东晓有期徒刑11年半。

检方指控,2009年,韩东晓以投资成立公司为名,承诺向何某所在的基金会捐款,先后骗取何某94万元。此外,韩东晓还以投资成立矿业公司为由,在山西太原骗取张某伟投资款100万元。韩东晓说,2009年六七月,他与何某商谈成立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由韩出资900万元,何某和介绍人出资100万元。韩许诺,公司启动后向何某所在的基金会捐款200万元。在骗得94万元后,韩东晓找到一家投资公司,用8万元注册了一家皮包公司,剩下的钱都还了欠款,其中包括他欠北京饭店的20万元房租。何某说,韩东晓自称加拿大国籍,是加拿大一家投资公司的主席,和一些国家领导人有关系。

法院认定,韩东晓构成诈骗罪。鉴于他在家属帮助下向何某退赔了10万元,因此对他从轻处罚。

延伸阅读:量刑刑事诉讼法全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1: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投资款转为借款否存在诈骗
    在公司经营正常的情况下,股东借款转为实收资本是可以的,前提是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尚有未缴纳的部分,否则就要按增资处理。但是如果公司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形,股东纯粹为了逃避注册资本的缴纳法律义务将借款转为实收资本会存在法律风险。根据《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债权人对公司享有的债权可以转为股权,从本质上将就是债权人对公司享有的债权,公司不用再偿还,转为将债权转为公司注册资本,由此形成债权人对公司享有股权。这与股东将借款转为实收资本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股东将借款转为实收资本在法律上是可行的。《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第九条债权转为股权的,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变更登记。涉及公司其他登记事项变更的,公司应当一并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一、股东借款转为投资款有什么问题在公司经营正常的情况下,股东借款转为实收资本是可以的,前提是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尚有未缴纳的部分,否则就
    2023-04-06
    286人看过
  • 以高息为诱饵骗朋友钱犯罪吗
    以高息为诱饵骗朋友钱触犯了诈骗罪。无论是利用什么手段,只要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承诺支付高额利息,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都构成犯罪。以高息为诱饵只是手段而已,但不影响结果的定性,受害者可以去报案,追究对方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4-15
    443人看过
  • 五旬男子以金钱为诱饵猥亵强奸幼女被批捕
    9月1日,湖南省汉寿县检察院以猥亵儿童罪、强奸罪对犯罪嫌疑人黄某批准逮捕。现年59岁的黄某曾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非但未能痛改前非,反因色迷心窍,猥亵、强奸幼女,再入牢笼。2014年4月,时年12岁的女孩董某通过女伴胡某认识黄某。当月某日下午2时许,胡某与董某到黄某住处玩耍,黄某以跟二人给钱为诱饵,要求二人让其触摸下身。董某年少懵懂,见有利可图,便同意黄某的要求。事后,黄某付给胡某、董某各100元钱。此后,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12日期间,黄某以跟董某给钱为由,先后5次电话将董某约出,以亲嘴、抚摸胸部等方式对董某进行猥亵。其中2015年6月下旬某日,对董某实施猥亵后,意犹未尽的黄某将董某强奸。事后,黄某每次均付给董某150元至270元不等的现金。2015年7月12日晚,董某母亲获知黄某猥亵、强奸董某的情况后,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归案后,黄某如实交代猥亵、强奸董某
    2023-06-11
    486人看过
  •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罪吗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在捐助、补助诈骗类案件上,法律的、经济的财产说由于没有确定经济财产事实秩序和社会价值目的之间的位阶性,不仅可能导致个案处理上的模糊并导致保护法益的不确定,也会背离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的要求。客观目的论认为,如果被告人的欺骗行为导致被害人处分财产决定性的客观目的未能实现,则可以认定存在财产损失。至少在捐助、补助诈骗案件中,客观目的论能够辅助法律的、经济的财产说,从而更好地贯彻刑法客观主义。在普通的经济交易类诈骗案中,这种客观目的体现为获取经济对价,在单纯的捐助、补助诈骗案中,客观目的在于救济他人。在由这两类情形相混合的案件中,则应贯彻经济价值衡量优先的方法,依照两类情形的组成比例加以具体分析。《“两高”关于办理
    2023-02-11
    136人看过
  • 诈骗捐款是否属于严重犯罪行为?
    诈捐没有罪名。诈捐是指在公益捐赠场合承诺捐赠而不履行,在这个过程中,捐赠人已经获得了声誉,但不履行捐赠义务,因此可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这是违法的,但不是犯罪的。受赠人或者个人可以启动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如果不是公开场合承诺的捐赠,是口头承诺的单方面行为,不履行就是放弃捐赠,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运输冰毒原料是什么罪名涉嫌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是指在没有通过正当的手续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及报相关单位备案的情况下,私自交易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非法实施了买卖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
    2023-07-02
    72人看过
  • 贵金属投资何为诈骗
    法律综合知识
    一、贵金属投资何为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属于诈骗。二、网络集资诈骗如何举报根据现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释,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其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非法集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一般到当地公安局经济侦察大队举报、报案。三、诈骗案件最长期限诈骗是刑事案件;诈骗罪的追诉期为20年,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则不存在追诉时效的问题,如果未被公安机关发现,20年后不再追究。20年追诉期的法律依据如下:《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
    2021-12-19
    465人看过
  • 为何认为投资合作算诈骗
    只要合作投资失败是合法的,符合法定程序,没有欺诈隐瞒,就不是欺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在一些犯罪活动中,虽然他们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的经济利益,但他们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因此,不构成诈骗罪。比如拐卖妇女儿童,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一般认为,犯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非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受害者有误解受害者基于错误的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受害者遭受财产损失。合作投资很正常,但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仅要保证投资规范,还要保证投资的顺利进行,希望投资能盈利。但一旦出现投资损失,也可以及时减少损失,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投资合作协议违约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政府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
    2023-08-09
    82人看过
  • 以帮助他人子女“入学”为饵骗局当场被揭穿
    中国法院网讯11月11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黄忠辉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008年5月,黄忠辉假冒启东市东海中学某老师的名义,以帮助罗某办理罗某女儿到启东中学入学的借口,骗取罗某6300元。随后黄某编造其妻发生车祸急需用钱的借口,骗取罗某10000元。6月中旬的一天,黄某再次谎称其妻急需治疗费用,骗取罗某3000元。8月黄某又编造其妻出院结帐缺钱的借口,欺骗罗向其银行卡中汇款2000元。在黄某行骗期间,罗某多次催促黄某帮其女儿办理入学手续,黄某均以种种理由搪塞。当黄某带领罗某到启东中学办理所谓入学手续时,骗局被当场揭穿,黄某被群众扭送至公安机关。法院认为,被告人黄忠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诈骗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023-06-11
    270人看过
  • 诈骗性股票投资:如何定性为诈骗?
    股票分成骗取股东财产的属于诈骗。欺诈的一般设立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有故意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2、实施诈骗;3、骗取财物的金额较大,一般在3000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股票分成是不是违法股票分成有些是犯法的,有些是不犯法的。如果是做股票投资适用,操作过程中又不违规不犯法,那就自己协商好利益分成就好,这是不犯法的,但是通过推销手段进行股票买卖,然后赚取利益这种方法是违法的,可能会涉嫌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07-16
    264人看过
  • 虚构投资事宜诈骗钱财男子获刑一年
    据了解,2013年3月,被告人余某向被害人林某声称其姐夫黄某经营的服装厂效益良好,并虚构该厂可以投资入股,邀请被害人林某出资50000元入股该厂,被害人林某听了余某描述后很心动,随后将50000元款项交付被告人余某。2013年年底,被害人林某收得余某以股份分红的名义返还28000元,本以为投资收得回报,林某很高兴,不料此后却分文未拿,余某也避而不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被告人余某在未得到入股许可的情况下,未将此情况告知被害人林某,便擅自将该50000元款项用于自己的生意经营。此后隐匿行踪,造成被害人林某损失2200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余某以入股黄某服装厂的事由邀请被害人林某向服装厂投资入股50000元,并在收条上明确约定款项用途,但其事后并未真正用于投资服装厂,反而编造虚假的分红事由,以股份分红款名义返还被害人林某28000元,使被害人林某维持错误认识,应认定被告人余某具有非法
    2023-04-23
    424人看过
  • 以高息为诱饵的诈骗案件犯罪金额如何认定
    犯罪嫌疑人陈某自2009年至2013年4月间以4分至6.5分不等的高息为诱饵,向被害人吴某、林某某夫妇及黄某某等人多次进行借款,用于购买豪车等生活挥霍,同年4月底,抓获归案。案情犯罪嫌疑人陈某自2009年至2013年4月间,谎称其亲戚在某银行当行长,以其从事银行转贷业务需要资金为由,以4分至6.5分不等的高息为诱饵,向被害人吴某、林某某夫妇及黄某某等人多次进行借款。经鉴定,吴某、林某某夫妇通过银行汇给陈某共计2600余万元,收到陈某汇款共计1800余万元,差额为800余万元。被害人黄某某通过银行汇给陈某共计6480余万元,收到陈某汇款共计5050余万元,差额为1430万元。陈某将所借钱款部分用于付还所借款项的本息,部分用于购买豪车等生活挥霍。2013年4月下旬,陈某将存款共计293.8万元全部取出,将其中的231万元藏放在其父亲王某某的卧室后潜逃。同年4月底,犯罪嫌疑人陈某在广东省四会市被
    2022-04-18
    365人看过
  • 男子为还贷款诈骗邻居承兑汇票
    巨野一男子姚某因生意经营不善,外借贷款250余万。临近年关,该男子被债主追债时想起与其世代交好的邻居杨某有承兑汇票,在设法骗取249万元的承兑汇票,并全部提现偿还债务后潜逃。目前,该男子已被巨野警方刑事拘留。据巨野县公安局民警介绍,2014年10月,姚某给杨某打电话称,其父亲马上要过生日,需要借些承兑汇票来博其父亲欢心。由于姚某与杨某两家相邻而居世代交好,杨某没有多想,就派公司员工带着249万元的承兑汇票带给姚某。随后,员工将承兑汇票带回公司,杨某计谋未成功。第二天,姚某又一次来到杨某的公司,称其还需要借用杨某的承兑汇票和其三弟去银行核实一下。当时,杨某并未在意,又将249万元的承兑汇票借给姚某。姚某阴谋得逞后安排家人将汇票贴息提现,偿还其所欠贷款,随后潜逃。杨某发现被骗后向巨野警方报警。经巨野警方摸排,姚某可能藏匿于陕西省大荔县,巨野县公安局侦查人员立即与陕西省大荔县警方取得联系。201
    2023-06-08
    121人看过
  •  以假投资为名筹集资金是否构成诈骗?
    以假投资名义借钱属于诈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假投资名义借钱是否属于诈骗行为?假名借钱投资并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罪。犯此罪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借钱是否属于诈骗行为?借钱是否属于诈骗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手段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遭受损失的行为。在借款的情况下,如果借款人使用欺诈手段或者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使出借人遭受损失,则可以认定为诈骗行为。借款作为一种民事行为,如果双方在借款前已经形成了借款协议,并且借款人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履行了还款义务,那么这种借款行为并不属于诈骗行
    2023-11-23
    55人看过
  • 江西一男子以搭客为饵强奸抢劫未成年少女获刑
    以搭客方式将未成年少女带至偏僻处,实施强奸抢劫行为。近日,经江西省星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强奸罪、抢劫罪判处这位摩的司机李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2013年8月12日7时许,被害人熊某(系未成年人)在105国道星子县温泉镇某路段等班车时,遇到骑摩托车的李某上前搭讪,李表示可以搭其到该县隘口镇。随后,李某骑摩托车沿105国道将熊某带至温泉镇附近的一偏僻荒山。下车之后,李某要求熊某打开其手提包,看完随即叫熊把包放在地上。随后,李持刀威胁、殴打熊某,要求与其发生性关系,熊某极力反抗并乘机逃走。见熊某逃走,李某便拿走地上的手提包(包内有150元现金、华为手机一部和黄金豆子一个)逃离现场,经鉴定,华为手机和黄金豆子价值人民币1008元。此外,经查明,2013年5月至7月之间,李某还曾以搭客、诱骗的方式将另两名未成年女子带至该县温泉镇偏僻处,暴力胁迫与其发生性关系,但均未得逞。后
    2023-06-11
    2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以煤炭为饵骗取印章合同诈骗5000一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30
      男子以煤炭为饵伪造印章合同骗得50万元男子以能做煤炭生意为由,通过签定合作合同或伪造合同等方式骗得巨款。8月3日,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宣判了一起伪造公司印章和合同诈骗案,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A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3月,被告人A以合伙做
    • 这是以骗取钱财为诱饵的诈骗方式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7
      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构成诈骗罪。
    • 男子以煤炭为饵伪造印章合同骗得50万元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0
      男子以能做煤炭生意为由,通过签定合作合同或伪造合同等方式骗得巨款。8月3日,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宣判了一起伪造公司印章和合同诈骗案,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许某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3月,被告人许某某以合伙做煤炭生意为名,通过签订《双方合
    • 以高息为诱饵借钱,是否构成诈骗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1
      1、借钱不还不能认定为诈骗,因为构成诈骗是有条件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借钱不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针对民事纠纷案例,可以到法院申请民事官司,要求对方还钱,如不还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 3、“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以高额利息为诱饵是不是属于诈骗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7
      属于诈骗,无论是利用什么手段,只要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承诺支付高额利息,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都构成犯罪。以高息为诱饵只是手段而已,但不影响结果的定性,受害者可以去报案,追究对方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