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诉前保全起什么作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9:14:51
374 人看过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前保全是为了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而向法院申请的。诉前保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确保被申请人的财产不被转移,隐匿,有利于判后执行。
2、在诉前保全的实践中,大量的诉前保全案件,经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并在法院的协调之下,往往打成诉前和解,甚至即时清结。
3、即便在诉前未达成和解的,在诉讼中,在法院查明事实之后,被告也愿意与原告尽早处理双方的纠纷,达成调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事诉讼中诉前财产保全向什么法院提出
177人看过
-
什么叫诉前保全诉讼保全
85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诉前保全会转化为诉中保全吗?
76人看过
-
诉前保全对于诉讼的重要作用
147人看过
-
诉前保全起诉后转为诉讼保全可以吗?
436人看过
-
财产保全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6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全
词条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保全
最新文章
#保全
相关咨询
-
诉前保全可以提起什么诉讼,诉前保全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0所谓诉前财产保全,也就是诉前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与诉前财产保全有关的民事争议必须有给付内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是有给付内容的,如不是因财产利益之争,而是人身名誉之争,无给付内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诉前保全措施。 诉前财产保全属于应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不
-
民事诉讼上诉讼保全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2申请诉讼财产保全一般是指法院再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前这段时间内,为保证将来生效判决的执行,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强制性措施。采取诉讼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哦暗谲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2、采取诉讼保全的案件应当具有给付内容。3、主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采取,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诉讼保全措施4、申
-
民法典中房产诉讼前怎样诉讼保全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61、办理房产的诉讼保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和担保材料,担保材料一般包括担保书和财产证明,比如房产证,且担保财产的价值应当不低于申请保全的金额,担保财产可以是申请人的,也可以是第三人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保全人与被
-
起诉保全,诉前保全有哪些条件,什么是诉前保全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0诉前保全要求: 1、利害关系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2、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3、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必须有支付内容; 4、如果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可能会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
诉讼保全的作用是什么, 诉讼保全的设定是否属于诉讼保全的范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9诉讼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根据他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争议的财产或一方当事人持有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限制该当事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责令其实施一定行为,以防止有碍于判决执行的行为或事由发生,保证判决的执行。由此可见,诉讼财产保全的作用在于限制他方当事人对自己持有的财产实施转移、隐匿或灭失等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