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录音证据有效医疗诉讼医方举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6 09:21:20 286 人看过

医疗诉讼医方举证迟来的证据不算数

鉴定再不能随意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法官按良知断证据合法录音证据有效

2001年12月30日,《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简称《规定》)的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首次对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问题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规范,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围绕此司法解释的出台前后及规定中所体现的立法宗旨和重要原则,本报记者约请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黄松有进行了阐释。

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在医方

此规定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将医疗纠纷侵权之诉纳入举证责任倒置范畴。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医疗纠纷的事件屡见报端,对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其行为与损害结果间是否存有因果关系的证据究竟由哪方提供,医患双方扯皮争议最大。实际情况是,由于双方在证据掌握上不平等,患者无法获取病历、手术记录等资料,往往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举证责任倒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列举了六种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在此基础上,《规定》又增加了医疗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此项解释时认为,实践中由于医疗机构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掌握相关的证据材料,具有较强的证据能力,患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患者往往因举证不能而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为更好地实现实体法保护受害人的立法宗旨,《规定》对于医疗侵权纠纷确立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规则。

证据迟到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民事诉讼法》对法院的办案期限有明确规定,但对当事人举证的期限却没有规定。当事人常常在法院审理案件的各个阶段随时提出新的证据,搞证据突袭,这不仅不利于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影响审判效率。《规定》声明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

同时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材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但在对方当事人同意下,法院应仍对该证据进行质证。此款虽从小处着眼,却体现了一种尊重对方当事人权利的平等精神,具有现代诉讼契约的司法理念。

而对于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规定也采取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可由法院确定延长举证期限,但不超过两次。对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案件,则需在庭审前进行证据交换。

打官司要积极举证

民诉法规定当事人有举证责任,法院也有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但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收集哪些证据,规定不够明确。

该司法解释规定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否则法院一般不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只有在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以及存在回避、依职权追加当事人等程序事项情况下,人民法院才能主动依职权调查收集。

如此规定,树立了诉讼风险意识,也更有利于确保法官中立,提高诉讼效率。

鉴定不能随意做

长期以来,民事诉讼中的鉴定缺乏可供遵循的具体规则,实践中容易重复鉴定、多个鉴定结论相互矛盾。《规定》明确了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在法院指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拒不提供相关材料,导致争议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鉴定机构、鉴定人员的确定,当事双方历来分歧较大,互不信任。对此,规定明确由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指定。

需要指出的是,对法院委托鉴定的结论,当事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的,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即不具备鉴定资格、鉴定程序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经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这些情况下允许重新鉴定,除此不予重新鉴定。

在审判实践中,有鉴定人迫于种种压力或其他原因,出具的鉴定书没有明确意见,对鉴定过程、依据缺乏必要说明,导致鉴定结论失去意义,质询困难。因此,规定要求鉴定书需载明鉴定依据及使用手段、鉴定过程说明、鉴定人资格说明等。

证人席不再虚设

去年12月初,厦门思明区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件中,一位黄姓商人步入证人席,手按宪法,庄严宣誓忠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作证义务。

今后,证人出庭作证的这一幕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庭审中。《规定》明确指出,除年迈体弱、岗位特殊无法离开、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情形外,证人均应出庭作证,接受质询。证人应对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进行客观陈述,不能宣读事先准备好的书面证词,不得对事实发表意见。同时规定证人不得旁听庭审,不得旁听法院和当事人对其他证人的询问。

对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规定》明确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承担。

无疑点录音证据有效

规定中首次确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这涉及到人们普遍关心的录音证据今后是否有效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曾作出《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将录音取得的证据资料合法性标准严格限定在需经对方同意。事实上,一方当事人同意对方录制其谈话的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极为少见。但据此,即使法官确信录音证据资料内容真实也无法对权利人加以保护。

按照《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除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如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窃听)取得的证据外,其他情形不得视为非法证据。这意味着以合法手段取得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无疑点的录音等视听资料,具有证据效力。

审查判断证据原则独具中国特色

规定确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审查判断证据原则:既强调应遵循法定程序、依据法律规定,也强调法官应依据法官职业道德和逻辑推理、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进行独立地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其中融汇了审查判断证据所应具备的法律精神、法官良知、理性及自由精神,符合现代民事诉讼发展潮流。

以最大的可能性为证明标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定》在证据证明标准中注入了现代司法理念———“高度盖然性”。这个看似生僻的词汇,在证明标准上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民诉法中未明确证明标准。审判中,证明某一事实的证据无法达到确凿程度时如何处理,令法官深感困惑。《规定》确立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意即当事人所举的证据尚达不到确实充分,所证明的事实无法达到完全排除任何疑点,双方对同一事实举出的相反证据且都无法否定对方证据情况下,由法院对当事人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衡量。如果一方证据证明力明显大于另一方,则认为由此证据支持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性,即可能性,法官依此作出裁断。如果双方证据支持的事实均不能达到高度盖然性程度,法院依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

黄松有庭长特别强调,《规定》实施的社会效果如何,除了法官应尽快掌握和正确运用外,格外需要社会各界对现代司法理念的理解和维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23: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推翻手机录音证据的有效方法
    录音证据违反下列原则,就不会被法院采信。一、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二、录音、摄像等不得侵犯他人隐私:《若干规定》第68条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限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前者包括以拘禁、胁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后者包括一切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由于婚姻案件所具有的特殊性,对这样的获取证据的方式就不能以非法证据对待,只要不是以拘禁、胁迫等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或者违反程序法、实体法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就应当认定该证据具有证据能力。三、录音、摄像等证据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录音、摄像等视
    2023-07-02
    370人看过
  • 医疗事故调解电话录音算不算证据
    医疗事故调解电话录音算证据,录音等能作为诉讼证据,但仍有一些限制。1、录音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限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前者包括以拘禁、胁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后者包括一切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由于婚姻案件所具有的特殊性,对这样的获取证据的方式就不能以非法证据对待,只要不是以拘禁、胁迫等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或者违反程序法、实体法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就应当认定该证据具有证据能力。3、
    2023-02-12
    488人看过
  • 医疗纠纷诉讼中举证的实际操作方法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原告与被告双方都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具体规则,包括下面两点:第一,患者作为原告,应当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患者应当证明自己与医院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并且已经接受了医院的治疗,因此产生的损害后果。对此,患者可以提供病例本、缴费记录等,作为证据予以证明;第二,医院作为被告,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也应当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如果无法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的,法院将依法推定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法院将推定医院的行为存在过错,由此医院将存在败诉的风险。医疗纠纷诉讼中需注意哪些问题1、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条件(1)有明确的被告;(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3)有明确的损害后果;(4)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5)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2、原告起诉时应当准备的
    2023-07-01
    296人看过
  • 对方否认录音证据,如何举报?
    录音证据对方不承认的办法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证据提交给法院,由法院来判夺证据的可靠性。如果只有录音证据,没有其他证据佐证录音内容的,那这个录音证据就属于孤证,而且录音证据效力较其他证据低,对方不承认时,只能由法院根据录音的真实程度、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采纳录音证据了,这样做会有一定的风险性。要怎样推翻录音证据录音证据违反下列原则,就不会被法院采信。一、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二、录音、摄像等不得侵犯他人隐私:《若干规定》第68条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限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前者包括以拘禁、胁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
    2023-08-06
    329人看过
  • 医疗过错举证责任由谁承担,医疗过错诉讼时效?
    一、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谁承担打官司主要是打证据,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是由有举证义务的一方需要举证。如果发生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可以索赔,如果院方不肯赔偿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的是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实行因果关系推定,这就意味着在因果关系的要件上不必由受害人举证证明,而由法官实行推定。原告只要证明自己在医院就医期间受到损害,那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不必证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二、医疗过错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医疗过错损害赔偿侵权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
    2022-06-05
    209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录音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一、医疗事故鉴定录音证据什么时候提交医疗事故鉴定录音证据应在患者及其家属收到医学会的通知起10日内,应当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病历资料、证人证言、实物证据、封存药物和血液制品等等)、书面陈述(治疗经过及认为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叙述)及答辩(对对方提出的意见、解释的反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三)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四)封存保留的输液
    2023-10-25
    212人看过
  • 医疗事故重证据,举证责任在哪方
    2005年1月5日,我院受理了一起原告闫X诉被告XX医院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对自己应该向法院提供何种证据有些茫然,那么医患双方在医患纠纷案件中如何承担各自相应的举证责任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呢?一、医疗方的举证责任及注意事项1、医疗单位在为患者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过程中无过错责任的证据。根据证据的规则精神,作为医疗单位必须承担有关因诊断护理过失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的,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以及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举证责任。2、医疗单位应承担的举证内容。作为医方一旦成为医疗纠纷案中的被告,应提供哪些有效、能有证明力的证据材料?根据医疗单位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11项内容:(1)、门诊病历、住院记录;(2)、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3)、病理资料、医学影像检查资料;(4)、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5)、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
    2023-04-26
    445人看过
  • 偷拍、录音的证据在离婚诉讼中有效吗
    偷拍、录音证据在离婚诉讼中有效吗?许多当事人认为“秘密拍照、录音”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主要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在《关于未经对方同意录音取得的信息不能作为证据的批复》中指出,这是不合法的,不能作为证据。因此,以备案和备案为证明目的,应当征得备案人的同意。事实上,被录者往往是未来的另一方,几乎不可能同意被录或录像。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通过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判断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据收集是否合法,仅限于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或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例如,为了获取不忠的证据而侵入第三人的房屋是一种侵权行为。当然,所获得的证据并不具有合法性。但如果我们在自己家里收集证据,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取得证据的目的已经达到,但是又对第三人的身体或者精神进行了侮辱,就构成了侵权行为。再如录音设备安装在自己家中,不构成侵权。但如果
    2023-05-31
    313人看过
  • 反驳录音证据的方法
    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可以不承认录音录像的真实性,质疑其为伪造证据。第二,质疑录音录像时的场景,凡是录音录像里涉及不利于自己的均认为是被诱导,或者是事先排演的不具备客观真实性。最高人民法院在1995年《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指出:“证据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001年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重新界定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其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所以只要证明对方的证据取得存在法律瑕疵,那么录音就不能作为证据呈堂。录音证据的取证技巧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以合法手段取得的录音可以作为证
    2023-07-25
    277人看过
  • 如何收集医疗诉讼证据
    医疗诉讼案件证据的收集:(一)争取尽早封存病历;(二)及时要求尸检以查明死因;(三)注意收集证人证言;(四)其他证据的收集。一、离婚,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不限以下几个方面:(一)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子女:1、自己工资收入、教育程度优于对方的,可收集工资表、纳税证明、学位证书等证据;2、子女随自己生活时间较长,或者由自己的父母照顾更多的,可以由居委会开具证明、邻居提供证人证言等予以证明;3、自己居住环境优良、就学条件便利的,可提供相关证明;4、自己的父母愿意帮助带孩子的,可收集父母的身体情况、自愿带孩子的意愿等相关证据;5、自己工作表现、思想品质的单位证明;6、子女在两周岁以下的,女方可以提供子女的出生证明;7、能够证明自身条件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其他证据。(二)证明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对方有以下情况,不利于子女成长的,
    2023-03-28
    225人看过
  • 录音证据比签字证据更有效吗
    直观来说书面证据更直接,对之有疑问的话,只需作一个笔迹鉴定。而录音证明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录音是不是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的;录音是否完整或者说有没有被剪辑;对话的双方的身份能不能确定;说的内容是不是完整的或者说有明确所指的。等于说录音证据需要更严谨一点才能单独作为证据,这对提供者或者说制作者有很高的要求。简单点说,签字更方便简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
    2024-04-16
    99人看过
  • 医疗纠纷诉讼要从哪几个方面举证
    医疗纠纷诉讼需要准备的证据:1、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患者身份证复印件;2、资料复印件;3、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4、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5、其他。一、医疗纠纷官司证据怎样收集由于在医疗纠纷中取证比较困难,患者一方为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及时、有效地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首先要有收集证据的意识,应向医院要求将病历资料立即封存,最好能对封存过程进行公证或请律师作见证。2、如因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需补记病历的,补记期间患者方有权要求在场监督。3、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患者双方都应共同在场,如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还应由医疗机构通知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4、患者方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充分行使自己选择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权利。5、如案件将要或已进入诉讼程序,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调查取证。6、虽然在医疗纠纷中医院负举证责
    2023-06-26
    65人看过
  • 与医生谈话偷录音可以成为合法证据吗
    偷录音侵害了医生的人格尊严权等权利,但未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若该医生对录音无异议,则该录音可直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若该医生对录音有异议,则需其他证据来佐证;若只有录音,没有其他证据来佐证,法官可根据该录音的来源、形成的时间、地点、内容的真实性和关联性等综合考虑,再做出是否采信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024-05-06
    386人看过
  • 私自录音能否作为证据,如何录音作为证据有效?
    一、私自录音能否作为证据?一切能反映案件事实的合法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但是,这些材料的证明力需要通过法庭确认。对于私自偷拍偷录行为是否合法,最高法院1995年3月《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认为:“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根据。1995年3月6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确定,“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与其谈话内容,该录音证据的合法性予以确认。当然,在取得录音证据的同时,尽可能有其它证据相佐证,以充实其证明力。二、如何录音作为证据才有效?录音、摄像等能作为诉讼证据,但仍有一些限制。1、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
    2023-06-03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医疗事故诉讼,录音录像哪种证据材料有法律效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7
      我国的证据规则规定:存在可疑点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如果医疗救治过程已经取得了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证据的,由于该证据中含有大量的,相互之间指责,讨价还价、无理取闹等内容的。还是应当保持证据的完整性,切不可人为擅自剪切、复制相关证据资料;向法庭提交证据时应当全部提交,并指明能够说明案件事实的部分所在的具体位置。如果擅自剪切、复制相
    • 医疗诉讼谁来举证,提供什么证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24
      医疗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患者要向法院提供以下证据: 1、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 2、病历资料复印件。 3、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 4、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 5、其他,如有关专家的意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医学文献资料等。
    • 医疗事故诉讼如何举证,怎么为医疗事故诉讼举证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3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它的内容,一是行为责任,就是由谁举证,二是后果责任,就是举证不能和举证不足的后果究竟由谁承担。那么医疗事故诉讼如何举证,怎么为医疗事故诉讼举证?
    • 医疗诉讼谁来举证啊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7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医疗纠纷这一特殊类型的民事纠纷,如果机械地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那么患者的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为患方既不懂专业的医学知识,又不能正确认识医学机构的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方举证不能或举证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不利环境。有些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对举证责任的分配难以进行判断,甚至当事人未举证或未充分举证时也不敢果断下判。
    • 举报查证法律上录音录音的证据力有多大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4
      倘若不侵犯到他人利益的话,录音证据力大,但若是侵犯到他人权益时,则不能用于证据。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据收集是否合法,限制在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上。比如,为了调取不忠证据,而侵入第三者的住宅,是侵权行为,当然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在自己家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