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详细的规定: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和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5、监督权,包括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建议、投诉、控告、举报和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和物质帮助的权利;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消费者知情权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及知情权应当成为公民的一项宪法
在我国,知情权虽然并没有被作为一项法定的公民权利加以规定,但是不难看出,在我国公民享有知情权是有宪法保障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同时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的缔约国之一,而知情权作为一项人权已经在这些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确认。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定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存在:第一,根据我国人民主权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民怎么监督自己的代议机关呢第二、知情权是形式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等权利的基础。知情权与表达自由权是姊妹权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三,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公约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公民的知情权作了规定。该公约第19条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的思想和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此外,我国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将保护人权写进宪法,这些都充分表明公民享有知情权在我过宪法中是有保障的,虽然知情权只是根据权利推定而推导出的一项隐含权。
然而,如果知情权仅仅限于对宪法的解释或者是一般性、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上升为具体化的制度,则仍然是一种抽象性的权利,在个人权、参政权、请求权等方面的作用亦无从实现。要真正使其得到保障就必须使其具体化,将知情权写入宪法,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确立公开化的原则,明确知情权的对象,公民行使知情权的程序以及对知情权的限制等。
加强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是非常必要的。这首先是因为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漠视公民知情权,妨碍公民知悉有关应知悉情况的现象。同时,这也是世贸规则的要求。WTO规则为防止成员国之间进行不公平贸易,造成歧视,扭曲国际贸易,要求各成员国实施的有关贸易的政策、法令及各成员国之间有关贸易的现行协定必须予以公布,增强其透明性,这也是实现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我国在透明度方面的现有状况是无法很好地适应世贸规则的要求的。再者,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保障知情权有助于减少、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可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充分共享政府信息这一巨大的财富,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减少信息阻塞与信息资源的浪费,使政府信息能够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且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理解、联系与交流,可以实现全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另外,这也是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保障知情权有助于打破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大大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将政府工作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大大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进而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此外,保障知情权还能有效地遏止腐败。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而阳光恰好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政府的活动尽可能地暴露于阳光之下,则其腐败变质的可能性必将大大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
-
关于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263人看过
-
我们和宪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62人看过
-
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有什么规定?
135人看过
-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201人看过
-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国防权利有
171人看过
-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是属于谁?
312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所有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对不对我国公民有何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2如果说权力是国家机关拥有的,公民享有权利,而不是权力。权利具有平等性,权力则具有单方性和不平等性。在权力制衡的情况下,权力由于互相牵制,可能会出现某种平衡,但不会平等。 从宪法和法律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由于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对人民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和敌人是不平等的。但是依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无论人民和敌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这是我们的政治
-
什么是人权,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是怎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4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尊严、本性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另一方面,自由、平等是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的。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人,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宪法的规定下, 公民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7作为公民来说,享有宪法上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人身自由
-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0根据《宪法》规定: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问和休假制度。公民合法财产
-
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3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