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骗贷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处于与其金融交易地位相对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陷于认识错误或持续认识错误,因而自动地向行为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交付数额较大的贷款,从而主要侵害了信贷秩序并同时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触犯刑法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普通骗贷指贷款人向民间贷款机构进行贷款的骗取,受害人不一定是银行,也可以是民间机构或者个人。
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不仅侵犯了银行或其他金融对贷款资金的所有权,而且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193条明确规定了贷款诈骗的几种主要形式: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贷款。犯罪分子一般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幌子,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项目或引进资金,然后寻求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解决资金暂时困难,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项目和引进资金都是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一个幌子。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骗取贷款。司法实践中,为骗取贷款而伪造经济合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伪造对方单位的公章和法人代表私章。②合同双方恶意串通,为达到骗取贷款的目的,订立实际上不准备履行的合同。③利用原来签订的现已失效的合同,更改有关条款,充当新的合同。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里所说的证明文件,是指在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所需要的文件,包括银行的存款证明,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担保函,划款证明,营业执照等。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产权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行为人对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或汽车、贷币、可即时兑付的票据等动产享有所有权的书面文件。所谓抵押物,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履行债务而提供的担保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5)以其他方法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其他方法,是指前四种方法以外的诈骗贷款的方法,如伪造单位公章、印鉴骗取贷款,借贷后故意转移资金拒不归还的,等等。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都可构成本罪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贷款资金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贷款资金的目的,即使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诈手段,也不能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出于何种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
普通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区别
137人看过
-
骗取银行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犯罪行为相同吗
340人看过
-
怎么举报银行违规骗贷
146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银行贷款罪有什么区别,贷款诈骗罪的四大要件
464人看过
-
如何区分普通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292人看过
-
银行骗贷的认定
256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银行骗贷和普通骗贷的区别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24银行骗贷和普通骗贷的区别有:银行骗贷的对象为发放贷款的银行;而普通骗贷的对象则为除银行外的其他主体如个人等。《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银行骗贷和银行诈骗有何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22律师解答 银行骗贷和普通骗贷的区别有:银行骗贷的对象为发放贷款的银行;而普通骗贷的对象则为除银行外的其他主体如个人等。《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骗贷与银行骗贷的区别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4现在银行为了拓展业务,很多都是支持公民贷款的。但是有时候,有些公民会想用虚假事实到银行进行贷款,这样就可能会构成银行骗贷。而除了银行骗贷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骗贷的方式就是普通骗贷。银行骗贷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处于与其金融交易地位相对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陷于认识错误或持续认识错误,因而自动地向行为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交付数额较大的贷款,从而主要侵害了信贷秩序并同时
-
-
怎样区分诈骗和借贷关系?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8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纠纷,罪与非罪之间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 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只能从行为人实施的具体客观行为事实方面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