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和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盗窃、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罪行,刑罚标准分别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罪行则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的规定,盗窃爆炸物的罪行的刑罚标准如下: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罪刑罚标准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罪的刑罚标准。这些行为都属于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
对于这些犯罪行为,刑罚标准是非常严厉的。犯有这些罪行的人将面临最高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如果这些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如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或环境污染,那么刑罚将会更加严厉,可能会被判处长期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此外,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法律还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况。例如,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到了多个罪名,或者犯罪行为同时还涉及到了其他犯罪行为,那么从重处罚的情况将会被考虑到。
总结起来,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所规定的内容是极其严厉的,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法律会进行严格的打击和制裁,以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所规定的内容是极其严厉的,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法律会进行严格的打击和制裁,以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议案:严厉打击以投毒爆炸进行的敲诈勒索犯罪
373人看过
-
开展枪支严厉打击行动:如何判定?
359人看过
-
严厉打击
423人看过
-
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
381人看过
-
严厉打击涉税犯罪活动
167人看过
-
严厉打击农村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34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我国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1因为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而经济犯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蛀虫,致使经济犯罪会严重的动摇国际经济基础,影响国家强大的速度进程,所以要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
抢劫枪支爆炸物有什么犯罪危险?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9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
-
依法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3偷税漏税的惩罚措施:若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若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将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
-
是否严厉打击寻衅滋事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281、严厉打击。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涉及寻衅滋事行为的规定,若涉及破坏社会秩序,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
如何严厉打击网络欺诈行为青海在线咨询 2021-04-16今年8月,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针对类似的网络诈骗事件,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第45条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规定: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除了规定运营者的责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