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单据泄露个人信息。
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网友收到货物后不经意把快递单扔掉会导致信息泄露。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顺手丢弃票据,不法分子一旦捡到会窃取当中的个人信息。在刷卡购物的纸质对账单上,记录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同样会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二、网上互动透露朋友信息。
网友在微博上虽然使用昵称,但不排除在评论互动中情不自禁地各自直呼其名。例如在QQ空间或写日志或发布照片、朋友评论或者转发中出现一些诸如姓名、职务、单位等信息。提醒:聊得越多,在被破译时会被不法分子掌握更多的信息。
三、QQ邮箱“出卖”自己。
在各种论坛、社交网络中,都需要填写个人资料才能进行聊天互动。例如很多网友会把自己的QQ邮箱作为首选的注册邮箱使用,通常QQ邮箱直接显示QQ号码,不法分子继而可以从QQ资料、空间等渠道获得个人信息。提醒:最近流行的电信诈骗方式是破译邮箱密码,找到关联信息再诱使受害人交出手机动态码进行诈骗。
四、社交账户写真实信息。
网上购物需要注册一些如论坛、社区、微博或QQ等账号信息,或多或少会泄露个人信息。提醒:不要在网络上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可以编写一些固定的资料在网上使用,最低限度曝光自己真实身份。
五、街边“问卷”泄露身份。
大街上有时会碰到商家邀请参加“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他们一般要求路人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提醒:今年高发的小额担保投资公司诈骗案中的受害者多为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就是通过以上活动一步步被骗的。
六、网上简历泄露身份证号。
如今一些人找工作,是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进行的,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不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七
、复印资料信息易遭窃。
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然后转手卖掉。提醒:如果应聘不成应该索要简历资料,对方如果不给可以报警。
八、身份证复印件写明用途。
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奖积分都要身份证。提醒: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其它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过程,多余复印件要销毁。
九、“个性化服务”泄露隐私。
很多“个性化服务”都需要个人信息。不少商家与社交网站合作,通过无线网络确定用户位置,从而推送商品或服务,更为可怕的是用户被实时“监控”,这为诈骗、绑架勒索等大开方便之门。提醒:要时常关闭无线网络。
-
优衣库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
285人看过
-
哪种情况会泄露信息
337人看过
-
法律范畴下哪些情况属于泄露个人信息罪
154人看过
-
电话如何泄露个人信息,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防范方法
67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办
432人看过
-
隐私泄露的危害有哪些,如何解决个人信息泄露
415人看过
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和信息的方式,捏造虚假的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非接触式诈骗,从而诱导受害人转账或者打款的犯罪行为,属于诈骗罪的一种。 电信诈骗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法判处诈骗人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 更多>
-
什么情况属于泄露个人信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1①主体资格适格; ②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 ③客观上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 ④违反国家规定; ⑤情节严重; ⑥行为人主观上故意。 个人信息罪构成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
-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21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 1、垃圾短信; 2、骚扰电话; 3、垃圾邮件; 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 5、案件事故; 6、诈骗。 解决办法: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处理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08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泄露应当及时报警,情节严重的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追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损失谁来承担?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08构成侵权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危害?严重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8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