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忘物
遗忘物作为侵占罪的法定犯罪对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遗失物,这仍然是我国刑法学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对遗忘物和遗失物予以区别。遗忘物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识地将所持财物放在某处,因一时疏忽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而遗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为疏忽,偶然将其持有的财物失落在某处,以致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遗忘物与遗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认为遗忘物,又称为遗失物,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却其占有之动产,条件有二:其一,丧失须系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其二,须为偶然丧失。
二、拾得遗忘物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关于遗忘物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国新刑法典第270条第1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2款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是新增设的侵占罪。根据上述规定,构成侵占罪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侵犯的客体须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包括他人遗忘物的所有权。所谓遗忘物,是指本该携带但因忘记而没有带走,在一定时间内脱离财物所有人控制,且财物所有人知道遗忘于特定地点的财物,如外出乘车时遗忘在车上的财物、购物时遗忘在柜台的钱包等。遗忘物不同于遗失物,拾得遗失物不还的,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行为人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5)非法占有的上述财物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如果行为人虽有非法侵占的行为,但所侵占的上列财物数额较小,或者虽然数额较大,但最终还是主动退还或交出了,则不构成犯罪。
-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会面临哪些后果
131人看过
-
遗失物问题:拾得者不归还会有什么后果?
301人看过
-
拾得遗失物占有拒不归还是不是可行
455人看过
-
拾得人是否有责任归还拾得物品?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298人看过
-
如何处理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情况?
301人看过
-
拾得遗忘物可以用罪立案吗
62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拾得他人遗失物品拒不归还有什么法律后果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8拒绝归还拾得他人遗失物能可能构成侵占罪,但本罪告诉才处理。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有什么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8《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
拾得遗失物占有人拒不归还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5拾得遗失物占有拒不归还不可行。拾得人将遗失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的,按照侵权行为处理,赔偿因不返还造成的损失。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
-
如果不当得利拾得遗忘物,其具体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5行为性质属于侵占;如果涉案数额2万元以上的,涉嫌侵占罪。法条链接:《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如果被处以不当得利拾得遗忘物,以上内容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