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5)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32号
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住xxx。
法定代表人任伟泉,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殷先成,该公司职员。
委托代理人杜冰,北京市大都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
被告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住xxx。
法定代表人林映红。
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2月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本院于同年6月10日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殷先成和杜冰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方正世纪RIP2.1”(又称“方正PSPRIP2.1”)软件是原告经多年研究开发完成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软件,系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原告依法对其享有著作权。2004年4月,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其营业场所内的一台与照排机相连接的电脑中非法安装和使用了上述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软件,并利用其对外提供照排服务获取商业利润。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为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
1、立即停止侵权,删除全部侵权软件;
2、向原告赔礼道歉;
3、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5万元;
4、赔偿原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公证费、律师费合计人民币8,500元。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亦未到庭答辩。
经审理查明:2003年3月20日,国家版权局出具编号为“软著登字第006931号”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证书记载:原告系“方正世纪RIP2.1软件(英文名称:方正NTRIP2.1)(简称:世纪RIP)V2.1”的著作权人,该软件于2000年12月20日首次发表,原告以原始取得方式取得该软件的全部权利。
2004年8月16日,案外人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和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具《证明》,载明:方正世纪RIP2.1软件是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复制发行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在包装上声明由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和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享有著作权。由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是实际的生产、销售单位,2002年底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和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不再享有RIP2.1的著作权,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享有RIP2.1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
2004年6月15日,上海市虹口区公证处出具的(2004)沪虹证经字第1865号《公证书》记载:2004年4月27日,上海市虹口区公证处公证人员对位于上海市宝山路七四四号三○二室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办公室内(该处展示有被告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电脑进行证据保全,发现电脑中装有方正(R)PSPNT(TM)版本号2.10(Bild2152)的计算机软件壹套,该软件运行时显示的版权人为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且该电脑与ECRMStingRay6300照排机相连。
经本院勘验,原告提供的方正世纪RIP2.1正版软件运行时显示的著作权人与被告被保全的被控侵权软件显示的著作权人一致,即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且原告提供的方正世纪RIP2.1正版软件运行时显示的英文版本号即“方正(R)PSPNT(TM)版本号2.10(Bild2152)”亦与被告被保全证据的相应内容一致。
另查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于1997年11月18日更名为“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又查明:2003年3月25日,原告杭州分公司销售的“方正世纪RIP2.1”正版软件照排版每套价格为人民币10万元。原告支付律师费人民币8,000元。
再查明:被告系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虹口分局注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住xxx。
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经(2003)京国证经字第2403号《公证书》公证的“软著登字第006931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方正世纪RIP2.1正版软件、(2004)京国证经字第2289号《公证书》、(2004)沪虹证经字第1865号《公证书》、北京市大都律师事务所出具给原告的民事案代理费发票、(2004)京国证经字第1350号《公证书》、被告的工商登记信息和庭审笔录等证据佐证,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第一,关于原告对涉案计算机软件享有的著作权问题。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擅自复制、使用计算机软件,否则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权,是指将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鉴于原告已向本院提交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且被告未能提交相反证据予以否定,故本院确认原告系方正世纪RIP2.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原告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任何民事主体均有义务予以尊重,不得侵犯其合法权利,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关于被告使用相关软件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原告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问题。被告使用了方正世纪RIP2.1计算机软件,其作为最终用户,有义务和责任举证证明其使用的软件具有合法授权。鉴于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其使用的软件经过合法授权,故本院认定其使用的软件为侵权复制品。同理,由于被告不能提供该软件的合法来源,本院亦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属于“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其使用的软件系侵权复制品的事实。被告以商业目的使用盗版软件,且无法提供合法来源,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第三,关于原告诉请被告赔偿金额的问题。鉴于原告未能举证证明由于被告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经济损失的金额,或被告因此获利的金额,故原告诉请被告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5万元的请求,本院不予全额支持。由于被告通过使用涉案软件,对外提供排照服务,从而获得商业利益,故被告使用涉案软件的性质,属于经营性使用行为。本院综合考虑被告使用涉案软件的性质、实施侵权行为的主观过错、情节、后果及原告销售方正世纪RIP2.1正版软件的市场价格等因素,包括原告主张的制止侵权的合理支出部分,酌情判定被告应承担的赔偿金额。
第四,关于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问题。鉴于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告的侵权行为导致原告声誉的损害,故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五十八条、《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第九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停止侵害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所享有的方正世纪RIP2.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二、被告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
三、对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4,680元,财产保全费人民币1,313元,合计人民币5,993元,由原告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863元,被告上海映鸿制版印务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5,13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Page]
审判长陈默
代理审判员陆萍
代理审判员寿仲良
二○○五年六月十七日
书记员胡宓
书记员黄莹
一、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原告李某诉被告武川县某某小学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杨小梅、被告武川县某某小学法定代表人贺振文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陈福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李某向本院提出的诉讼请求是:1.请求贵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煤炭款281700元及逾期利息65555.45元(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2014年10月6日起计算至实际付清之日止,利息暂时计算至2019年6月15日)。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3年10月5日,原告与被告签订《煤炭承包合同》,合同约定:自2013年10月5日至2014年4月15日,原告向被告提供煤炭,其中面煤596吨,单价为475元/吨,块煤145吨,单价为680元/吨,合计381700元。同时约定付款方式为:被告须在开炉前同之前所欠煤款支付给原告煤款总额的50%,剩余煤款在春节前付总额的40%,剩余煤款停炉后付清。截止目前为止,被告仍欠付原告煤款28.17万元。为此,原告曾多次向被告要求清偿未果,为了使债权得到切实的保障,被告于2018年6月22日出具《证明》一份,证明被告仍欠原告煤炭尾款没有结清。综上所述,原告已经按照合同履行了约定的义务,被告拒不支付煤款的行为已经严重的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在原告多次索要未果的情况下特向贵院提起诉讼,恳请贵院依法裁判,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有侵权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更多>
-
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权限有哪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7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关于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究竟涵盖了什么内容这也是目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脑酷商业秘密网认为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范围可做如下的总结: (一)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字面要素的保护 计算机软件的字面要素即软件的源代码和目标代码,可作为文字作品享有著作权。 (二)对于计算机软件的非文字要素的保护 计算机软件的非文字要素即程序的组
-
软件著作权公司有权起诉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3你的问题是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问题。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正版软件公司作为著作权人,当然有权起诉之。但对方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还要看具体情况。
-
北京XX公司股权转让有什么限制?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8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是由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结合来实现的。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内部转让采取自由主义原则,法律没有设定强制性的规定。而外部转让则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强制性规范:一是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二是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三是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
-
计算机软件属于公司,计算机软件怎么取得著作权保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3一、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5条规定,除开发者的身份权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其余各项权利的保护期为二十五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二十五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续展二十五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五十年。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符合法律规定的继承活动、使用许可活动和转让活动的发生,均不改变该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软件著作权保护期满后,除
-
湖北著作权纠纷案件起诉期限是多长?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09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