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9 10:10:10 173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行为犯和结果犯的区别。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不需要产生特定的后果,仅因行为本身已构成犯罪;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而且还需要造成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的罪犯。结果犯包括过失犯罪和绝大多数故意犯罪,而大多数犯罪都是结果犯。

行为犯和结果犯有以下区别: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不需要产生特定的后果,仅因行为本身已构成犯罪,例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而且还需要造成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的罪犯,这一类犯罪如果没有产生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后果,则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绝大多数故意犯罪也都是结果犯。

行 为 犯 与 结 果 犯 的 区 别 : 仅 涉 及 行 为 与 结 果

行为犯与结果犯是两种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犯是指以实施一定行为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而结果犯则是指以发生一定结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这两种犯罪构成要件的区别在于,行为犯强调的是实施行为本身,而结果犯强调的是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举个例子,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罪是一个典型的行为犯。根据该罪的规定,只要携带管制刀具,就构成犯罪。而非法携带枪支罪则是一个典型的结果犯。根据该罪的规定,只有当非法携带枪支并导致严重后果时,才能构成犯罪。

总之,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行为犯强调实施行为本身,而结果犯则强调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行为犯与结果犯是两种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犯强调实施行为本身,而结果犯则强调行为所导致的结果。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罪是一个典型的行为犯,而非法携带枪支罪则是一个典型的结果犯。只有当非法携带枪支并导致严重后果时,才能构成犯罪。总之,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1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两罪与其他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一)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联系与区别二罪之间的联系:作为同属渎职犯罪的两种犯罪,其在主观方面都表现为过失;客观方面都要求行为本身必须造成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从本质上讲,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也是一个严重的玩忽职守犯罪行为,是玩忽职守罪的表现形式之一,二者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属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一般法与个别法的关系,在刑法理论上属于法条竟合。玩忽职守罪属普通法条、一般法条,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属特别法条、个别法条。根据处理法条竞合关系的刑法原理,应该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条的原则,按照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定罪处罚。二者之间的区别:1、二罪的犯罪主体不同。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其主体是负有执行判决、裁定职责的执行工作人员,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并且仅限于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范围;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则是所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二罪所侵犯的客体不同。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所
    2023-03-07
    320人看过
  • 集合犯与吸收犯的区别和联系
    1、从集合犯可具有数个犯罪行为来看,集合犯与吸收犯相近似,两者相似之处在于:(1)集合犯与吸收犯,均是在着手行为之前具有连续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的意思倾向。(2)集合犯与吸收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在时间上可以有间隔,即在行为与行为之间,不要求有连续性。2、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集合犯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性质相同的数个犯罪行为;而吸收犯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是不同的犯罪行为。(2)集合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不存在吸收关系,而是数行为在总体上被法律评价为一罪,所以是法定的一罪;而吸收犯的数个行为均独立构成犯罪,存在着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的吸收关系,数行为本质是数罪只因吸收关系而作为一罪处理,即成立吸收行为一罪,所以是处断的一罪。一、吸收犯的特征有哪些吸收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数个相互独立的犯罪行为的存在,是吸收犯成立的前提条件。吸收犯是数个犯罪行为之间的吸收,如果只有一个犯罪行为,便无吸
    2023-04-10
    108人看过
  •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情节是否严重、恶劣。如果情节严重、恶劣,就构成犯罪;情节较轻,就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2.后果是否严重。如果行为后果严重,构成犯罪;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3.采取何种手段。如果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就构成犯罪;如果没有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就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4.具有何种目的。如果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实施某种行为就构成犯罪,反之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处理具体行为时,应当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判断。一、寻衅滋事罪与单方聚众斗殴罪的区别是什么1.是否有聚众的行为。聚众斗殴的行为人必须都明知自己的犯罪故意的内容,具有共同斗殴的目的而故意共同实施,行为表现统一性、一致性和针对性。且体现为很强的聚众性。这里的聚众一般是指一方纠集三人以上,但没有要求双方均达到三人以上,同时从立法本意来看,双方必须都有聚众的故意和行为。而寻衅滋事罪在人数上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并不要求必须在三人以上。2.是
    2023-04-03
    453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的共犯和结合犯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刑法中的结合犯是指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成为一个犯罪的情况。结合犯的特征如下:1、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为刑法上数个独立的犯罪;2、结合犯是将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一个犯罪;3、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被结合为一个犯罪后,失去了原有的独立犯罪的意义,成为结合犯的一部分;4、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为一个犯罪,是基于刑法的明文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结合犯有哪些特征?(1)被结合之罪具有独立构成要件,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具有独立构成要件且性质各异的数罪;(2)结合之罪具有对应性、稳定性、可分离
    2023-07-04
    419人看过
  • 抢劫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抢劫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別与联系1.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1)《两抢解释》第9条规定,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別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他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2)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两罪的主观目的不同,则两罪容易区分;在犯罪目的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如何区分两罪。此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区分两罪:【1】在一般情况下,抢劫罪涉及两方当事人(抢劫的人和被抢的人),绑架罪渉及三方当事(绑匪、人质和
    2023-05-05
    80人看过
  •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辨析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在行为人实行了诬告陷害行为的场合,即成立该罪的既遂,至于被诬陷人是否受到了刑事处分不是成立该罪既遂所必要的。再如绑架罪,只要实施了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犯罪即告既遂,而不需要实际勒索到财物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抢劫犯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2023-07-18
    223人看过
  • 行为犯与结果犯在法律中的界定有何区别?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是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盗窃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盗窃犯罪应该是属于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023-07-22
    296人看过
  • 一般违法与刑事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违法行为指的是社会危害性较小,但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指社会危害性较大,且违反了刑法相关规定的行为。《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什么1、范围不同,犯法是指一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而犯罪是指违反《刑法》的行为;2、程度不同,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
    2023-08-01
    311人看过
  •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一、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1、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如下:(1)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2)区别: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
    2023-08-09
    362人看过
  • 诈骗与常见敲诈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区别如下: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诈骗罪和敲诈勒索有什么区别一、诈骗罪和敲诈勒索有什么区别1、诈骗罪和敲诈勒索有五个区别:(1)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的客体不同;(2)客观表现不同;(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4)立案标准不同;(5)刑期不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4
    99人看过
  •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权利之间的关系为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权利能力表明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行为能力则表明了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为民事行为的资格。两者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定义不同。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基于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方面。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即“有没有”和“能不能”的区别。前者是说有没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后者是说能不能行使权利并承担义务;2、两者的产生时间不同。民事权利能力始于自然人出生,民事行为能力则是与自然人的年龄、心智发展相关,但自然人自出生始的纯获利益行为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等级无关;3、两者的终止时间不同。民事权利能力直至死亡才消灭,民事行为能力则可能由于丧失辨认能力
    2023-07-20
    195人看过
  •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联系与区别1、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虽然都属于行政行为。但二者也存在本质区别,表现在:(1)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而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2)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引起行政诉讼;而抽象行政行为不能引起行政诉讼。2、两者的概念和分类不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1)行政处罚。即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如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没收等。(2)行政检查。即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
    2023-06-06
    96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是法律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区别在于:1.法律行为的成立,指的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完成,即某一法律行为在客观上已经存在。2.而法律行为的生效,则是指该法律行为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获得了法律效力,即法律对该法律行为的效果给予了积极性评价。二者的联系在于,成立的法律行为是生效的前提,没有成立的法律行为自然无法谈及生效。区别在于,成立关注的是法律行为是否存在,而生效关注的是该法律行为是否得到了法律的积极评价。二、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有哪些不同点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生作用的时间不同:法律行为首先需要成立,才有可能进一步生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时间差别尤为明显。2.价值取向不同:法律行为的成立是事实判断,关注的是意思表示的要素是否完备;而法律行为的生效是价值判
    2024-08-19
    61人看过
  •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及联系
    一、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对象本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具体物或者具体人。犯罪对象只有通过其所体现的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枕木,某甲盗窃的是备用的枕木,某乙盗窃的是正在使用中的枕木,那么前者只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交通设备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伪造证件罪,必须有伪造出来的证件,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此罪。但是,像偷越国(边)境罪,就没有犯罪对象可言;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也没有对象可言。(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例如,某家电视机被盗,所侵犯的是主人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关系,而电视机本身则未必受到损害。相反,
    2023-04-12
    40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结果犯与行为犯的区分标准是统一的?如何区分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分标准并不统一,在国外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在讨论犯罪既遂的标准时说明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分。一般认为:“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结果犯,是指不仅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与行为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发生一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根据犯罪的本质,行为犯也必须具有
    • 过失犯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行为犯与结果犯有什么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3
      行为犯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实质上是说明过失犯的类型只能是结果犯而不能是行为犯。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由于刑法条文对过失犯必须是结果犯作了明文规定,因此从逻辑上可以得出行为犯的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的结论。我国刑法第14条对故意犯罪概念所作的规定,也提到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即
    •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与区别与联系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11
      民事法律行为的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并非成立时即生效;民事行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就发生法
    •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什么?与犯罪分子的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2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
    •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联系与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同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之一,均有其社会危害性,所以也被纳入刑法规定,成为运用国家强制力进行打击的行为。案件情节是多种多样的,在审判实务之中,犯罪分子行为未逞,需要辨别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的案件也时有发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