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本地人可以直接购买免税商品。
根据国家的规定,如果坐飞机离岛的话,可以凭身份证和航班信息去三亚免税店购物的,坐船坐火车离岛目前还不能享受离岛免税政策。此外在2020年的时候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进口生活用品。
免税证明怎么开
免税证明由税务局开的。个体户免税的话无需开免税证明的,符合国家免税就享受免税,税务局无权干涉,也不会打证明的,因为没有打免税证明的规定,只有打纳税证明的规定。如果是经审批减免税的,拿上批文就可以了。凡是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的个体工商户,在缴纳个税时,应先到登记证所属的区地税局征收大厅报到,税务大厅会分配到下属地税所,并安排专门的税务专员帮忙办理。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组织、利用他人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购买免税品谋取非法利益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或者走私行为的;离岛免税商店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走私行为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第十七条离岛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且自海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
(一)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
(二)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
(三)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第十六条离岛免税商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责令其改正,可给予警告;对于在一个公历年度内被海关警告超过3次的,海关可暂停其从事离岛免税经营业务,暂停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情节严重的,海关可以撤销离岛免税商店注册登记。同时,离岛免税商店还应当按照进口货物补缴相应税款:
(一)将免税品销售给规定范围以外对象的;
(二)超出规定的品种或者规定的限量、限额销售免税品的;
(三)未在海关核准的区域销售免税品的;
(四)未按照海关监管规定办理免税品进口报关、入库、出库、销售、提货、核销等相关手续的;
(五)出租、出让、转让免税商店经营权的。
-
网购时如何避免买到侵权商品?
143人看过
-
海南:欲让更多海南特色产品成退税商品
271人看过
-
海关对免税商店及免税品监管办法
290人看过
-
商品房契税政策是怎样的?如何购买商品房
164人看过
-
海南房产外地人可以购买吗
112人看过
-
别人用我身份证买免税商品
152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海南进口免税车购买条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4-05-12海南进口免税车购买条件具体如下:1、仅限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首先,想买免税进口车,必须在全岛封关前在海南自贸区注册公司,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也就是说个人暂时买不到,只有企业才能买;2、企业必须是交通、旅游、汽车租赁等相关行业。其次,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买。这些企业要从事交通运输和旅游,这些企业必须申请列入优惠政策名单,才有资格购买零关税进口汽车;等。
-
购房者购买商品房时如何避免实体商品房买卖纠纷?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31、你与开发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开发商的样板房,你们在合同中是否对于样板房中的物件进行了约定?是否有照片或者模型?如果有约定,那么如果物件不全,可以要求从购房款中折价扣除。 2、关于收楼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
-
购买商品房是否免?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没有免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税率:3%~5%税收优惠:与购买人身份无关从2010年10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且属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房,税率为1%家庭唯一普通住宅:减半征收契税
-
关于购买免税物品以及如何维权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22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