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动产的执行措施,主要是指强制迁出房屋和强制退出土地的执行措施。
强制迁出房屋和强制退出土地,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员搬迁被执行人在房屋内或者特定土地的财物,并将腾出的房屋和土地交给权利人的一种执行措施。
强制迁出房屋,可以适用于房屋拆迁、买卖和租赁案件的执行;强制退出土地可以适用于强占耕地、宅基地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相邻关系中阻塞通道及排除妨碍等案件的执行。
一、民事判决书强制执行有什么后果
民事判决书强制执行的后果如下:1、如果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强制执行财产,会被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2、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是指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强制搬迁被申请执行人在房屋内,或特定土地上的财物,腾出房屋或土地,交给申请执行人的一种执行措施;3、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4、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5、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二、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采取什么措施
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法和手段共有以下九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
民事诉讼作为执行根据的有哪些,有哪些执行措施?
32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如何实施强制执行措施?
62人看过
-
民事执行中可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262人看过
-
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针对被执行人的措施
38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被告死亡后的应对措施
30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哪些财产不能执行
207人看过
所谓执行措施,是指执行机关所采用的具体执行手段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冻结。 2、划拨。 3、扣留、提取。 4、强制交付。 5、强制迁出或强制退出。 6、强行拆除。 7、强行销毁。 8、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和收购。... 更多>
-
民事诉讼保全财产有哪些措施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7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它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具体措施一般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原告)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当事人(原告)没有提出申请的,但争议的财产可能有毁损、灭失或其他危险的,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当事人一方
-
民事诉讼执行中,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0如果对方确实无履行能力,在法院穷尽执行方法后,可由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以后对方有履行能力,或发现对方有财产后,可再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中不自觉履行的,可由法院依法采取措施强制执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查询、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措施,如果存在妨碍执行行为的,则可由法院处予拘留、罚款的民事制
-
执行董事劳动合同的措施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9董事长首选要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董事,然后由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只要有这些会议的决议,董事长是不需要与公司签劳动合同的。 另外,董事长除了受竞业禁止限制外,是可以兼职的。但是股东如果不在企业内任职,是没有工资的。你可以只计算董事长的工资。关于执行董事劳动合同的签署问题请参考一下。
-
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执行措施是否包括刑事拘留?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2民事诉讼中的未执行情形通常不会自动引发刑事拘留措施的采用。刑事拘留是一项暂时性质的刑法强制措施,适用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个体。在实践中,实施刑事拘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正在实施犯罪准备阶段、已实施具体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已曝光、涉案人员可能被受害者或目击者指证为罪犯,以及住所或活动范围内有犯罪证据等。 民事诉讼主要涉及各类民事纠纷和权益争端,如合同违约纠纷和财产所有权纠纷等。当某个诉讼案件的法
-
民事诉讼被告人不出庭会产生哪些后果,民事诉讼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民事诉讼,被告提供答辩书而不出庭,除法庭规定必须出庭(如离婚案件)之外,可以不出庭,但是不出庭就是放弃当面质证和辩论的权利,其后果是增加败诉的可能。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因此如果通过出庭,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