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2000元能取保候审吗
在通常情况下,被告人是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权利的。
考虑到诈骗金额为2000元,此数目并不算巨大,换言之,兼具其他犯罪情节才能产生足以引发刑事指控的涉案规模,即便如此,即将到来的判罚也不至于过于沉重。
而在这种状况之下,被告人具备取得取保候审资格的可能性,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相关申请以获取该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电信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出来不
在任何犯罪案件中,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资质要求,均可申请进行此项程序。
严格来说,罪名并非决定因素,而在于涉案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其严重性。
以电信诈骗为例,若犯罪嫌疑人身具满足特定条件者,便可被批准实施取保候审。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有权准予进行取保候审:首先,可能被判决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处罚的;其次,有足够证据证明嫌疑人将面临有期徒刑之上的刑法惩罚,并且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导致社会安全风险增加的;再者,诸如患有重疾、无法自理生活、孕妇或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等特殊群体,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进一步引发社会安全问题;最后,若是在羁押期限届满之际,案件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则需要启动取保候审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n(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n(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n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取保候审交了2000元量刑标准
53人看过
-
2000元我想诈骗2000元要立案吗
411人看过
-
能否立案诈骗2000元?
274人看过
-
诈骗犯什么时候能取保候审
370人看过
-
诈骗4万元案件能否通过取保候审获得保释?
75人看过
-
诈骗案取保候审后还能判刑吗
72人看过
-
122万元网络诈骗能否取保候审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诈骗4万余元,被取保候审,能要回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2取保候审不一定与判刑有关。取保候审后,侦查结束,公安局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决。诈骗4万人符合诈骗罪立案标准,属于诈骗罪数额巨大的情形,经人民法院审判后判刑。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
取保候审交2000元保证金合理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9取保候审5000保证金是合理的。保证金起始金额为1000元,决定机关应当本着保证被保释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情节、性质等因素,确定具体金额。
-
诈骗取保候审能否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0申请取保候审要满足以下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
-
能否以19万元诈骗金额取保候审?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