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如何应对过失杀人事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9 16:23:50 347 人看过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一定得进监狱服刑,因为如果符合法律条件并且经过有效辩护,可以判处缓刑。

过失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

2、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4、过失致人死亡后,行为人为逃避罪责又将尸体误为活人加以“杀害”以灭口的行为,不应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一罪,而应对行为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二)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三)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03: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突发事件应对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何时审议通过并组织实施?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3、《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突发事件是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级的?答: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
    2023-06-06
    278人看过
  • 事故处理办法: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出事故后,应该首先保护现场,然后报警,报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等候交警来处理。若在高速路上,肯定不能站在原地等候,要去安全地带。2、关于赔偿事宜,可双方协商,也可由交警认定责任,调解或到法院起诉解决。3、主要赔偿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承担,超出部分或未上保险的由车主或司机承担。医院出现事故归什么部门管对医疗事故产生纠纷可以找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023-07-15
    398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
    2023-07-17
    262人看过
  • 如何应对突发医疗事故
    突发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一)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处置要求及时赶赴现场。(二)医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如实向医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接待患方人员,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三)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四)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按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馆。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死因有异议的,建议患方按规定申请尸检。(五)保卫科工作人员或保安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二、三级风险医疗纠纷负责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六)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由医务部门负责向民警介绍纠纷基本情况,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
    2023-07-03
    456人看过
  • 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如何应对?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上述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突发事件报告时是否可以缓报不能。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对突发事件进行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及时、客观、真实进行上报。报告不完整、情况不清晰时可以先简要报告,及时做好续报,直至应急处理工作结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2023-07-11
    458人看过
  • 当面对突发事件报告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信用卡实在还不上,接到起诉警告函后应该怎么做如果信用卡逾期后,收到法院起诉警告函的话,那持卡人就一定要想办法赶紧把欠款给还清。如果上征信的事实已经不能挽回,这个时候用户也不用担心,逾期还款记录并不会伴随自己一生,只要用户后期保证不产生任何
    2023-07-15
    21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如何对过失杀人判刑?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29
      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标准 1、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2、要有死亡的事实。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注意的是行为人的行为一定要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 如何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回应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30
      媒体的关注点是会不断改变的r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拖,比如正在调查之类的理由,谁也说不出什么
    • 过失杀人应如何量刑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8
      我国法律没有过失杀人的罪名。 在我国,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这里的过失,必须是因失误造成的他人死亡,死亡结果不是行为追求的结果。 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6条规定如何?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12
      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条规定如何?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3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