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知情不举有限制地纳入包庇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02:10 439 人看过

把窝藏、包庇行为规定为犯罪,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我国刑法中关于包庇罪的规定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在价值取向、法理基础、实际效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包庇罪是我国刑事法律的传统罪名之一。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从价值取向、法理基础、实际效用等诸多方面来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明显存在不足。

包庇对象

刑法的规定和学者们的论述都把包庇的对象界定为犯罪的人。从程序法上看,犯罪的人是指经法院判决确定有罪的人,即已决犯。但实际上,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未决犯,又可以是已决犯。如果认为明知是已决犯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才构成包庇罪,显然大大缩小了该罪名的实际适用范围。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该原则要求,在经人民法院合法审判并宣告判决之前,不得将任何人作为有罪的人对待。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后,公诉案件在提起公诉前将被追究者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称为被告人,而去掉了人犯、犯罪分子这些明显带有有罪推定色彩的称谓,正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表现。但笔者认为,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在我国刑事法律中贯彻并不彻底,我国刑法的修改是在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在包庇罪中对判决宣告之前的疑犯仍然采用犯罪的人这一提法,即是这种不彻底性在刑法中的表现之一。

从实体法上看,包庇罪中所指的犯罪的人应当是犯法的人,即实施了刑事违法行为的人。由于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把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导致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某一行为只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就一定构成犯罪。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应当看到,有的行为虽然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只要刑法未将其规定为犯罪,我们就不能认为它是犯罪,因为这样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犯罪的人这一提法,容易使人们把行为及其后果同制裁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些不是犯罪的行为作为犯罪来对待,不利于指导司法实践,且明知是犯罪的人这一提法,将判断某人是否构成犯罪的任务交给了行为人,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包庇方式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包庇行为有三种表现形式,从性质上看,这三种行为都属于作为。我国刑法没有将知情不举规定在包庇犯罪当中。知情不举是指明知他人犯罪而不检举告发的行为,是典型的不作为。

虽然目前知情不举一般不构成犯罪,但我国法律一些特殊的规定已将知情不举犯罪化。例如,《人民警察法》第九条和第十九条规定,如果人民警察明知是逃匿的犯罪分子而不履行职责的,可构成玩忽职守罪。又如,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明知他人犯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构成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但是,这些为数极少散见于刑法和其他法律中的规定,还不能满足打击现实生活中危害较大的犯罪的需要。如故意杀人、绑架、交通肇事逃逸、恐怖组织犯罪及其他一些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危害严重的犯罪,愈演愈烈或是久侦不破、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知情不举现象的大量存在。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刑法中,很多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规定。例如,俄罗斯刑法典就规定了不检举罪。不检举罪是指行为人确知有人预备实施或已经实施刑法所列举的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强奸罪、偷窃罪、抢夺罪、强盗罪、诈骗罪、贿赂罪等犯罪情况而不检举的,构成不检举罪,要负刑事责任。

把不作为行为犯罪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有法律赋予公民的作为的义务。当然,如果普遍要求公民在知情的情况下,一定要主动地向公安司法机关检举、揭发、提供犯罪线索,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法律可以使之有限地义务化,尤其是在恐怖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今天,我国刑法中很有必要作出这样的规定,以符合打击严重犯罪、加强社会治安、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将知情不举有条件、有限度的犯罪化,意味着将不作为作为包庇罪的行为方式之一规定下来,赋予公民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把专门机关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这也是群众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行为人对明知有人预备实施或已经实施刑法所列的一些重罪而不检举的行为,纳入包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例如恐怖犯罪、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抢劫罪、强奸罪、盗窃罪、受贿罪等等。

包庇罪的从属性

包庇对象的行为构成犯罪,是包庇行为构成犯罪的基本前提。但是,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以窝藏、包庇罪论处。显然,这一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净化社会风气,但这里所使用的违法犯罪分子的提法,值得推敲。

包庇罪的成立应当以被包庇对象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如果卖淫嫖娼行为本身构成犯罪,对包庇行为,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就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卖淫嫖娼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包庇卖淫嫖娼就不能构成犯罪。否则,主行为只是违法,从行为何以成了犯罪?例如,甲在乙经营的旅馆里开房嫖娼,恰逢公安人员治安检查,乙赶紧为甲通风报信,但甲仍被公安人员查获。假定乙三番五次为甲通风报信或设置专门装置通风报信,情节严重,按照该条第二款的规定,为违法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构成包庇罪。也就是说,如果甲的行为只是违法,乙的行为却可以构成犯罪。在对卖淫、嫖娼行为只是作治安处罚的情况下,却对包庇者以包庇罪处罚,显然有违情理,也缺乏法理基础。所以,对于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中的违法分子与犯罪分子,应当区别对待。而且,在刑法分则已有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条件下,将该行为作为卖淫、嫖娼的从属行为来处理,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此条应当明确为:当卖淫嫖娼活动构成犯罪时,对这种通风报信的行为,可以按包庇罪论处;而当卖淫嫖娼活动未构成犯罪时,对这种通风报信的行为,就只能作治安处罚。符合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的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犯罪构成的,以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2日 19: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父母知情不报构成包庇罪吗
    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对象必须是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归案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犯罪分子,以及已经被逮捕、拘留或被判刑劳改而越狱脱逃的犯罪分子。(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包庇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
    2023-05-02
    346人看过
  • 知晓他人犯罪不举报是否构成包庇罪
    知道别人犯罪不举报是不构成包庇罪的,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如下:1、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3、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包庇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
    2023-07-03
    64人看过
  • 知情不报可以定性为包庇罪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知情不服一般是不会构成包庇罪的,知情不报和包庇罪是有明显区别的,包庇罪是指明确是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对犯罪行为知情不报犯法吗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这即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条文,并没有将一般知情不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知情不举报不算违法。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一般知情不举报与窝藏、包庇罪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2023-06-02
    390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知情不报会构成包庇罪吗?
    包庇罪与知情不报的概念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犯罪分子的罪行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知情不举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没有主动告发、检举。包庇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
    2023-06-29
    232人看过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包庇杀人罪怎么判刑
    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包庇杀人罪怎么判刑1、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是包庇,不构成犯罪。2、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3、构成包庇罪的前提条件是,包庇人主观上具有包庇的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包庇的行为。4、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或者在开始实施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包庇行为的,均构成包庇罪。5、犯包庇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二、故意杀人罪量刑问题:1、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2023-04-15
    55人看过
  • “窝藏、包庇罪”不妨改为“包庇罪”
    两高相关司法解释将我国现行刑法典第三百一十条概括为窝藏、包庇罪,指的是行为人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笔者认为,本条罪名窝藏、包庇罪值得商榷,应予完善。一、窝藏、包庇罪罪名概括有失科学性、协调性就确定罪名的科学性和协调性而言,窝藏、包庇罪的罪名概括存在缺陷。首先,从语义上考察,包庇可以涵盖窝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包庇是指袒护或掩护(坏人坏事),其中,袒护一般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掩护一般是指采取某种方式暗中保护或不使暴露。在语义上包庇是个含义广泛的概念,窝藏行为是包庇行为的一种,具体而言属于其中的掩护行为。由此看来,将窝藏和包庇并列并作为一个选择性罪名并不科学。其次,现行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四款规定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了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两罪的客观行为包括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
    2023-06-11
    480人看过
  • 不举报亲人的犯罪行为算包庇罪吗
    如果只是不举报亲人犯罪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尽管举报亲人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亦体现出公民日益增强的法治意识,但对于举报,法律毕竟没有规定不举报的责任,亲人间的举报更应该属于个人自由的范畴,法律不能够过度干预。综合来看,举报亲人不应是第一选择,而是穷尽其他方法之后的最后选择。为了节约司法资源,保证及时有效的惩治违法犯罪,法律是鼓励举报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
    2023-06-12
    61人看过
  • 父母涉嫌过错不知情者属于包庇罪吗
    父母知情不报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收赃罪会怎么判刑构成收赃罪的,相应的判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收赃罪会以窝藏、包庇罪定罪处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二、帮醉驾顶包的判决如何规定的帮醉驾顶包的判决的规定:构成包庇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三、包庇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
    2023-03-14
    299人看过
  • 不举报亲人可以构成包庇罪吗?
    不举报亲人犯罪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包庇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的行为,主要指自己向司法机关和有关组织出具口头或书面的假证明,意图使犯罪的人逃避法律追究。法律毕竟没有规定不举报的责任,单纯不提供证言、沉默不语或者不出庭作证行为,不成立包庇罪。可以举报黑车吗黑车可以举报。黑车是没有运营的资格,不被允许的以赢利为目的的非法营运车辆,黑车很多都是私家车从事非法营运,消费者若要举报黑车,首先要确保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6
    386人看过
  • 不知情销赃罪的拘留限制
    不知情的情况下销赃,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不会被拘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犯罪所得的赃物。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拉冻肉拘留多久该行为涉嫌走私罪,具体的量刑还要看涉嫌冻肉的价值有多少,是否有自首、立功情节,是否退赃,是否认罪,是主动缴纳罚金等。《刑法》第153条、第157条规定,个人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5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逃应缴税额在1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1倍以上5
    2023-07-04
    61人看过
  • 包庇罪只包括包庇行为在内的情形有哪些
    如果知道对方是犯罪的人,并且被包庇,则可能构成包庇罪。此时需要从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入手,看实际包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对象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各种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窝藏或包庇罪犯。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他们逃跑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司法机关无法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了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外,向犯罪分子通报侦查或者追捕的动静,向犯罪分子提供化妆品等。,也是帮助他们逃跑的行为;在司法机关追捕过程中,行为人为了让犯罪分子逃跑,冒充犯罪分子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是原犯罪分子的行为的,也应当认定为本罪。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来掩盖罪犯。窝藏和包庇的犯罪分子是指已经犯罪的人,包括潜逃未归案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司法机关拘留逃脱的未决犯和已决犯。(3)主要要件。主体
    2023-08-05
    53人看过
  • 包庇罪自首可以减刑吗包庇罪自首不起诉的情形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说,犯包庇罪的行为人,能够自首的,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但不是减刑,减刑是判处刑罚之后,在监狱表现良好,有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才会减刑。自首是判刑前主动交代自己的行为。一、聚众斗殴致人死亡自首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下几点,可以被认定为自首:(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
    2023-03-13
    133人看过
  • 知道亲人犯法但不说算包庇罪吗
    对家中成员犯罪不举报不构成犯罪,但司法机关对犯罪亲属进行询问应当如实提供,不能隐瞒,也不能做伪证。否则,就可能涉嫌犯罪。《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智力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表明我国亲属没有拒证权。即亲属如果知情则必须出庭作证,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包庇罪认定(一)本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窝藏、包庇行为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包庇的,则成立共同犯罪。因此,本法第310条第2款规定,犯窝藏、包庇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窝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二)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2023-04-17
    122人看过
  • 限制出入境有通知书吗
    当然会通知了,会通知被执行人、海关、办理签证的地方。一是当事人有未执行民事案件的,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或问题)执结之前,不得离境;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的,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收缴、吊销其证件,或请公安机关宣布作废;四是对未持有护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可要求公安机关在限制出境期限内不予批准通报备案对象的出国(境)申请;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员的证照,需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边防机关协助边控。控制措施主要有:掌握出入境动态、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证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证件、扣留人员。对需要掌握出入境动态的边控对象,控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对需要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的边控对象,控制期限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境内存在违法行为或
    2023-05-09
    399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不举算包庇罪吗,如果知情不举会怎么样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2
      知道不举不是庇护罪。庇护罪是指知道是犯罪的人为其作假证明庇护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庇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知情不报是否构成包庇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8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他们事先就通谋的,则以共同犯罪论处。 如果说只是知情不报,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人还收留的话,则按照上述罪名论处。
    • 杀人后不知情是包庇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0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以下规定,如果乙某是在甲杀人后才知道的,他不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可能构成包庇罪,如果乙某是在甲杀人前知道的,那就要看具体的情节是否达到事前通谋的程度。
    • 知情不报是否构成包庇罪,被告怎么认定包庇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30
      当事人出庭还是不出庭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人民法院是不会强迫当事人出庭的。但是,如果当事人是刑事案件的知情人,知情不报会涉嫌包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阅读!
    • 不知情的情况下包庇杀人罪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9
      不知犯罪行为,不犯罪。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 窝藏、包庇行为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才成立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