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死亡后可以领6个月的工资。如果是事业单位,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国家退休工人死后补偿多久可以领
国家退休工人死后补助报上去要30天左右发下来,去世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是:
1、丧葬补助费: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间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个月标准支付;
2、一次性抚恤金: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间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0个月标准支付。其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与抚恤金,其具体的费用要依据其所在的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该退休人员的工资等因素计算。
丧葬费办理流程如下:
1、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注销死者的户口;
2、填写《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助申请表》;
3、当地社保部门初步审核;
4、公示,在4个工作日内将死者情况在死者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公示;
5、核准,将会将申请材料提交到民政部门进行核准;
6、发放,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保部门申请丧葬补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调整退休养老金的标准
396人看过
-
关于调整离退休人员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的通知
358人看过
-
全国各地退休养老金调整标准
382人看过
-
2023上海市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及发放标准是多少
248人看过
-
建行卡退休工资发放日期调整
51人看过
-
山东退休金调整公告发布
425人看过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
调整工资后今年8月退休人员怎样发放退休金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1与你的工资待遇没有任何关系,与你的缴费年限、缴费平均指数、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法定退休年龄时的社平工资数额的高低多少密切相关,这些个人信息数据,都要被套进规定的公式中进行计算你的退休金。
-
2020年退休金调整什么时间发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92016年的养老金上调,基本还是按照去年模式,但因为上调幅度不一样,所以调整的比例也有不同,目前上海已经调整了,估计其他地方也应该快了吧!6月30号以前总该有个交代吧。
-
河南的退休金的标准和如何调整?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8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
-
公务员退休金调整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21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其退休金的计发办法是: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一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具工资均按原工资的100%计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基本退休金也应适时调整。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
-
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工资调整办法和标准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1这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一)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55元养老金。 (二)挂钩调整。按以下两部分计算增加养老金: 1、按12月本人基本养老金的2.1%确定月增加额。 2、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执行下述挂钩调整办法: (1)企业退休人员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缴费年限每满1年,按1.7元确定月增加额。其中,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