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税收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银行、中介和有关单位或税务机关本身因某种原因,需要税务机关提供公开纳税人的一些纳税资料和信息。对此,笔者从法律责任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税收机关从事税收征收管理,虽然法律法规赋予了税务机关一定的税收管理检查权力,但是这样的管理检查权力只限于确保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和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稳定入库,除此之外,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税收机关其他的特权,税收机关在纳税人的纳税资料保管、信息保密上,是没有超越税收管理检查权限以外的其他特权的。不仅如此,法律还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在知悉和保管纳税人生产经营资料和信息方面应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征管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征管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七条规定:税务机关行使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六)项职权时,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进行,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会计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法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民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因此,税务机关在对外提供和公开纳税人资料和信息时,应严格审核,慎之又慎。在这里笔者建议:
一、建立健全统一的纳税人资料和信息保管公布制度,确定专人保管,实行严格的保管保密和对外公开审查制度,强化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培训。
二、凡是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人纳税资料和信息,税务机关应凭纳税人自己的书面申请,没有纳税人自己的书面申请,税务机关应不能擅自提供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和信息,即使是税务机关自己形成的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和信息。
三、中介机构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和信息,像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笔者认为即使是有律师职业资格的职业律师,在办理民事、经济等一般诉讼案件时,应当直接向当事人收集调查有关资料或在法院查询有关诉讼材料,而不应当直接到税务机关收集有关民事经济诉讼资料。
四、有关行政管理机关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纳税资料和信息,笔者认为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只能在其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向税务机关查询了解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和信息,但是有关的行政管理机关应以正式的函件并独立地对其所查询了解的信息资料承担法律责任,否则一旦该行政管理机关因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资料和信息造成对纳税人和公民的侵害和危害,税务机关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五、即使是税务机关自身因税收征管需要,公布公开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和信息,比如评比表彰纳税单位和纳税人,一旦需要对外公布公开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料和纳税信息时,税务机关也应书面征询纳税人意见,获得纳税人同意后方能公布公开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料和纳税信息(但纳税人的违法案件及欠税情况的公布公开应按法律法规规定例外)。
六、实行新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后,税务机关接收的自然人的纳税申报资料和信息将越来越多,税务机关更应注意注重对自然人纳税资料和信息的保管和保密,自然人的权益与法人的权益在法律上有着一定的区别,自然人有着更高的法律法规保护要求,所以作为依法进行税收行政管理检查的税务机关,更应注重和加强对自然人纳税资料和信息的保管和保密。
-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如何处理
245人看过
-
应对非正常状态纳税人:税务机关提出解决方案
89人看过
-
2023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期限有何规定
57人看过
-
申请纳税人信息保密,要向税务机关哪个部门提出
70人看过
-
税务机关应提供的服务包括哪些
299人看过
-
应税服务在外地提供是否需要申报缴纳税款?
407人看过
纳税人是指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纳税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城乡各... 更多>
-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期限为多长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02增值税的纳税期分别为1天、3天、5天、10天、15天、1个月或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一季度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纳税人。不能按固定期限缴税的,可按次缴税。纳税人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从到期日起15天内申报纳税的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从到期日起5天内申报纳税,从下个
-
纳税人未在纳税期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税款的应纳税额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02我还需要申报纳税。按规定,纳税人在纳税期间没有应纳税的,也应按规定申报纳税。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
纳税人应向哪一税务机关申办税务登记?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非正规纳税人如何逃避税收?税务机关如何应对?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1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如果虚开发票以逃避税收,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首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如果涉及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如果虚开的税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