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害公务罪会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一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认定是需要注意哪些
在处理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有什么注意点这一问题的具体解答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根据刑法中的规定,要是妨害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构成了妨害公务罪的话,那么最高处三年有期徒刑。另外要注意,如果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是滥用职权的或者是群众对于某项政策有意见而形成的的冲突,一般不属于妨碍公务。
-
阻碍执行职务的情形有哪些,如何处罚?
285人看过
-
阻碍执行职务和阻碍公务有何不同?
74人看过
-
判断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88人看过
-
阻碍公务执行的行政处罚
154人看过
-
如何处罚阻碍执行职务人员的行为
390人看过
-
对阻碍执行职务行为的治安处罚规定
25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怎么处罚可以阻碍执行职务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31阻碍执行职务如何处罚要看严重程度,阻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给予治安处罚,叫阻碍执行职务,以暴力方法阻碍执行职务的,构成犯罪,叫妨碍公务罪。阻碍执行职务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情节较情的、处警告;情节一般的,处罚款二百元;情节严重的,按三挡处罚:处拘留五日,并处二百元罚款;拘留七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拘留十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暴力抗法涉嫌妨碍公
-
怎样解释阻碍执行职务四川在线咨询 2024-08-26首先需要明确,阻碍执行职务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需要与妨害公务罪区分开来。 阻碍执行职务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阻碍的行为应当是未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手段,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3、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
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15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社会稳定。因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从重处罚。构成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应当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阻碍的对象必须是人民警察。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等。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阻碍的,也应当依照《治安
-
阻碍执行职务处罚是不是法律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这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队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事业单位人员受委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
-
阻碍执行职务行为行政处罚的责任事项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81、立案责任:发现阻碍执行职务的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立案的案件,制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3、审查责任: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